因为每一层可排的电子数是:2n²。
第二层:2×2²=8个
第三层:2×3²=18个。
但第三周期,最大的是18号元素:氩。最外层只有8个电子。其他都是少于8个的。
所以第二周期,第三周期最外层都最多是8个。
处于稳定状态的原子,核外电子服从一定的分布的原则,在原子核外进行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的分布。核外电子将尽可能地按能量最低原理排布,即电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时,要尽可能使电子的能量最低。s亚层只有1个轨道,最多可以容纳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p亚层有3个轨道,最多可以容纳6个电子;d亚层有5个轨道,最多可以容纳10个电子;f亚层有7个轨道,最多可以容纳14个电子。能级交错是指电子层数较大的某些轨道的能量反低于电子层数较小的某些轨道能量的现象。电子先填最外层的ns,后填次外层的(n-1)d,甚至填入倒数第三层的(n-2)f的规律叫做 多电子原子中轨道的能级“能级交错”。 而根据能级交错,第二、三周期原子外层电子仅能填满s、p两亚层,故只有八种排布形式。而元素是按核内质子数划分的,一种稳定状态的原子只对应一种电子排布。
某一层可容纳的电子总数为2n²,最外层不超过8个(第一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6个,再次外层不超过32个。第二周期,最外层电子书不能超过8个,于是只有8种元素,第三周期,可以有18个元素啊:K Ca Sc Ti V Cr Mn Fe Go Ni Cu Zn Ga Ge As Se Br Kr
在高中,会学习核外电子排布,这样你会知道每一周期会代表一个电子层,而1s点子层最多容纳;两个电子,所以第一周期只有两种元素,同理2s2d电子层只能容纳八个电子所以只能有八个元素,如果你是现在在高中的话你会很快学到的,至于初中,不会研究这些,你就当课外发散吧
元素周期表的列是有一定规律的,其中之一就是每列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为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通过得失电子,最外层电子数要达到2或8的稳定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