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工科、理科、商科,到底该选哪一科?

2025-04-02 03:11:5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PK港校文章发表后的争鸣(四) 书斋引来这么多高人和高人的高论,真是蓬荜生辉。朋友们的留言,使众多家长受益匪浅,了解了许多未知的信息,获得了许多有用的知识。不管我们的孩子现在是否已经读了大学,他们将来还可能再读硕士、博士,也会有机会去国外继续学习深造,这些信息提供给他们,对于孩子们将来的选择是很有帮助的。
能给大家提供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我感觉很荣幸。正如博友所说,观点无所谓对错,适合自己就好。大家都能从中受益,这就是我所希望的。 4. 住在红勘: 本人在香港,深知在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学经济金融财会的,非常吃香,很好找工作,而且工资明显比其他职业高很多。当然,如果仅从兴趣出发,不喜欢这类专业,就不用多说了。 总之,我是希望我的小孩千万不要去读工程类专业,辛苦不说,工资还低,而且淘汰率高。因为工程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太快,如计算机专业,很多现在学的东西,10年后已经过时了。除非搞科研,能一直跟得上,如果去了公司,就必须要在5-10年内混到管理层,否则,前途堪忧。总之,在一个以资本为导向的现代社会里,制造业的技术人才永远只能处在中层或以下(无产阶级),而主导资本流向的人才,会必然成为社会精英阶层(资产阶级)。这在香港、欧美都是定律,将来的中国也一定是这样!给住在红勘:我觉得你的很多观点很明显太极端。
你的关于电子,工程的论段就更是显露了你的偏激了。当然,也许因为香港的最典型的商业城市吧。我想即使在美国,电子也是非常热门的学科吧。另外,对于发展中中国家来说,工科从来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Rayman:
工程与金融财会的高下,这真是非常的难说。要说金融挣钱多,可是金融不容易去美国名校,最多去学经济,今后工作很难找,即便是金融,在美国的工作也难找,会计就不要提了,会计的工作是好找,但是会计是美国著名的低工资专业,跟端盘子的差不多。 更重要的是没有语言优势的中国人,在金融和法律这些务虚比较多的行业里,是竞争不过美国人的,金融还好一些——那是因为中国人有些从理工转行,有扎实的数理基础。至于谁是社会精英这一说,可以看看美国的著名的公司,有多少是美国理工科人才创建的,微软,GOOGLE,英特尔,更不要说真正支撑起美国天空的小型技术公司,那些创建者基本都是理工科人才。 Fenny:在学工科还是商科的问题上,我咨询过许多行业的翘楚,包括美国知名大学的教授高燕定先生,他们给我的建议都是本科阶段应该学工科,如果不是能力不够的话(工科确实是比商科难学)。如果想经商或学金融、管理,硕士、博士阶段再学不迟。 To Fenny 你确实非常的用心,还考虑了专业的变更这些,确实非常不错。理工科专文科社科都不错的,但是电子其实不大适合专(转)金融或者管理,也许因为电子本事太热了吧,大家不愿意转。其实机械船舶交大专(转)的倒是有一些。另外就是应用数学这样的专业其实不错,一方面是有的大公司喜欢这样的人才,另外是转专业比较好转,而且转过去都是比较好的专业,经济,金融,甚至有的工科专业,比较计算机甚至机械都喜欢数学好的学生。 国外的经济学非常重视数学的。国内这两年开始有少数几个走前列的学校开始提要总是数学。 Amy: 關於金融與工程之辯﹐作家長的不能以什麼能掙錢為第一選擇﹐這是我一直以來的觀點。為什麼美國就能出人才﹐出諾貝爾獎獲得者﹖不管他們的數理化基礎是否真的不如北大清華﹐但他們選擇的專業是自己最喜歡的﹐不是家長強迫學的﹐也不是”跟風“選的。他們享受“艱苦”的學習和工作﹐他們不認為“苦”﹐而是“ENJOY”﹐就如同打游戲﹐可以廢寢忘食。總之,一是喜歡﹐二是天分﹔三才是就業前途。當然三個條件都滿足﹐就一定能有好的前途﹐成功的可能性就大。 ——我是希望我的小孩千万不要去讀工程類專業,辛苦不說,工資還低,而且淘汰率高。——(住在红勘语)我對此有不同看法。如果你的孩子具有很強的動手能力﹐和數理邏輯推理能力﹐他就喜歡學工程﹐也不會覺得苦。不具備人文科學方面的天賦﹐學文也覺得苦。 ——因為工程知識的更新換代速度太快,如計算机專業,很多現在學的東西,10年后已經過時了。——(住在红勘语)計算機科學的特殊性。計算機科學發展很快﹐搞這行的人要不斷充電﹐不象醫生是“姜還是老的辣”。在美國現學計算機不象以前那樣容易找工作,主要因為很多軟件方面的開放工作都外包給印度了。 ——除非搞科研,能一直跟得上,如果去了公司,就必須要在5-10年內混到管理層,否則,前途堪懮。——(住在红勘语)不知你指什麼專業。在美國SCIENCE 和ENGINEERING 是分開的概念。我們通常說理工。要搞科研﹐就學SCIENCE。要搞工程﹐就學工程。學工程的當工程師也很穩定。中國80年代以來留學的大部份研究生都是學工程的﹐有工作的﹐都在這安家樂業了。沒有那麼嚴重的前途堪懮的問題。除非個人能力﹐心理有問題。 ——總之,在一個以資本為導向的現代社會里,制造業的技術人才永遠只能處在中層或以下(無產階級),而主導資本流向的人才,會必然成為社會精英階層(資產階級)。這在香港、歐美都是定律,將來的中國也一定是這樣!——(住在红勘语) 我同意這種看法。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社會精英階層。美國本土的製造業也不會消亡。在華爾階發財的只是少數﹐大部分是墊底的。尤其是經濟發展週期到了低潮時﹐有多少公司破產。所以作金融投資是風險性很大的工作﹐機具挑戰性。要從事這方面的工作﹐要有機強的心理能力。不能看金融賺錢﹐就學金融﹐還是那句老話﹐看你喜歡什麼﹐有什麼天賦。如果僅在公司﹐銀行裡當個職員是發不了大財的。 人在美国:我觉得住在红堪的话很对.大多数驳他的人,我只能说对美国社会还没什么了解.密大的本科远不如私立学校长春藤,虽然有些长春藤你们可能没听说过,比如布朗,达特矛斯.去密大应该去读研究生.学理工在美国确实没什么出息,虽然本人也是读理科的,很惭愧.美国的牛人都是在法学院和医学院.商学院的话,前几名还是很好的,一般的就算了,出路可能还不如我呢.美国的理工都是靠外国人,尤其中国和印度人撑起来的.我已经在美国混了十年,对这边的情况也算有点了解吧.希望对大家的选择有点帮助。 在水一方: 香港理工大学是应用大学,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深受工商界欢迎,当然不在政府支持的三个研究型大学之列。至于在香港还是内地上大学,这就看孩子学什么专业,如果学工和理,我本人赞成在内地上一本院校,比境内地的基础教育扎实,工业也比较发达,将来就业面大。如果要学金融、经济、会计还是去香港的高校,因为香港是一个金融社会,那里的金融业肯定比内地发达,也好就业。 好学校也有差专业,差学校也有好专业,就看你学什么了,将来从事什么工作了,据我所知,香港理工大学的金融会计专业全港第一,北大清华国内人众所周知是一流大学,但是也有的专业不是一流的,北大的理学专业有的还不如中科大,不能说北大清华是一流大学,所有专业都是一流吧。 住在红勘: 中国现在被誉为世界工厂,制造业中心,当然非常需要工科人才,选读了名校的工程专业,一定可以找到工作,这点自不必担心。但是,中国永远都是低技术的制造业中心吗?未来30年内,我期望中国可以成为中等发达国家,让那些低级制造业迁到第三世界国家去吧!说个小故事:巴菲特起家的时候,曾在美国买下了一家纺织厂,但巴菲特从来没有关心的纺织品的生产问题,他把这家纺织厂改造成最有名的投资公司,现在这家纺织厂的股价已经升值了上百倍,普通人连一股都买不起! To住在红勘:——但是,中国永远都是低技术的制造业中心吗?未来30年内,我期望中国可以成为中等发达国家,让那些低级制造业迁到第三世界国家去吧!——(住在红勘语) 你的这句话言下之意是不是学工科的人就是从事低技术的制造业呢?无语。不要说低技术的制造业,即便是高技术的制造业迁移到了别的国家,工科人才同样是需要的。例如美国,高技术产品的生产可以在外国,高技术产品的市场可以在外国,但是有几个公司的核心研发部门在外国呢?在这些研发部门工作的工程师算不算工科人才呢?如果美国的制造业从研发到生产都迁移到了中国,美国的立国之本就被动摇了。前面业有人说,高级白领挣钱多,言下之意是学工程的就是蓝领,这个真是让人无语。看看北京,那些高级白领里清华的有多少;看看上海,上交大的有多少;看看深圳,浙大西交大的有多少。 住在红勘:我以前在国内名校读本读硕的时候,自我感觉非常好,觉得自己就是天之骄子,热门工作信手拈来。但出来之后,才发现,学IT的人前途暗淡,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国内的工科人才太多了),跟不上最新技术,很容易会被淘汰。也许有人说,Bill Gates也是编程序的,人家咋就成了亿万富豪呢?也有人问,Bill Gates的成功,是靠他出色的编程技术,还是靠他过人的管理经营才华?其实,第二个问题已经回答了第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从来不缺技术高手,但能有一个Bill Gates这样的经营天才,还是很难得的。 To住在红勘: 是的,Bill Gates的成功确实来自于其非技术的一面,比如经营管理。但是这能佐证学经营管理或者数学物理就是正确的路吗?不是。因为他也并不是学经营管理和数学物理的嘛。其实这些居于少数的商业天才,其专业背景常常是个无关因素。可以统计一下,经营天才管理高手里,学经营管理的有多少,至于学数学物理的,那就更加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