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普顿效应有力的支持了爱因斯坦的光子学说,是光子学说的重要实验。你所说的光源相对观察者运动可能是把声音的康普顿效应与光的康普顿效应混为一谈了,光源对于观察者运动本身不会增加光子的能量。但在光的康普顿效应中光子的能量确实发生了变化,那是因为光子与电子相撞符合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光子的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电子的能量,这样光子的能量降低,波长变长。
引力红移,是强引力场中天体发射的电磁波波长变长的现象。由广义相对论可推知,当从远离引力场的地方观测时,处在引力场中的辐射源发射出来的谱线,其波长会变长一些,也就是红移。只有在引力场特别强的情况下,引力造成的红移量才能被检测出来。引力红移现象首先在引力场很强的白矮星(因为白矮星表面的引力较强)上检测出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庞德、雷布卡和斯奈德采用穆斯堡尔效应的实验方法,测量由地面上高度相差22.6米的两点之间引力势的微小差别所造成的谱线频率的移动,定量地验证了引力红移。
光源相对于观察者运动产生的多普勒效应会使光的能量增大或减少吗----没有,这里只有不同的参考系有不同光子的能量(即频率),在相对论中,能量不是不变量,它和动量一起组成能量-动量张量,不同的惯性系,能量自然不同。
光源匀速运动和加速运动引起的红移蓝移在能量变化上有什么不同---前者是不同惯性系之间的多普勒效应,后者是光子的引力质量效应,属广义相对论内容。
光的速度是绝对的,没有参考系,不论在什么地方发射的光其速度都是一样的。(当然介质里面会因为直射率而不同)。所以光波不存在多普勒效应。
不会产生多普勒效应
光速是永远不发生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