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的历史典故

2025-04-16 03:00:09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破釜沉舟
巨鹿之战时,项羽率军渡过漳水后,下令把船全部凿沉,把做饭的器具全部毁坏,只带着三日粮草与秦军作战,项羽士卒因此以必死之心奋勇向前,项羽军因此战斗力得到大的提升,个个以一挡十,杀的诸侯军人人胆寒,最终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
鸿门宴
即范增劝项羽杀刘邦所摆的一场宴会,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由此而来。
四面楚歌
项羽兵败垓下后被刘邦军四面围定,刘邦军在晚上高声唱起了楚地的歌,项羽军听到歌后都非常的伤心,以为刘邦已经平定楚地,项羽军的军心也因此被瓦解。
霸王别姬
项羽有一美人叫虞姬,常常陪伴项羽左右,但项羽要率领精骑准备突围,不得已作歌与虞姬诀别,虞姬也作歌附和,表必死之心,与项羽泪别。霸王别姬后又被改编为戏曲、影视、小说、歌曲等文艺作品。
作壁上观
由章邯带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围攻赵国于巨鹿时,赵王派人向各地诸侯求救,虽然各地诸侯都有引兵前来,但是都惧怕秦军的强躲在自军修筑的壁垒里不敢出来,与秦军长久相持,但不能解巨鹿之围。
项羽率领英布、蒲将军等几万楚军主动向秦军发起进攻时,诸侯还是只敢躲在壁垒里观看,直到项羽杀败秦军之后,诸侯才敢从壁垒里出来。
作壁上观现指让自己置身事外,不协助任何一方。
锦衣夜行
项羽率军破咸阳之后,看到秦朝宫室都被火烧得残破不堪,又思念家乡想回去,就说:“富贵不回故乡,就像是穿着锦绣衣裳在黑夜中行走,有谁能知道呢?”
沐猴而冠
接着锦衣夜行的故事而起,项羽思念家乡,想要东归彭城。韩生听到后说:“人说楚国人像是猕猴戴了人的帽子,果真是这样。”项羽听见这话,便把韩生扔进锅里煮死了。

回答(2):

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

1、破釜沉舟

故事发生在巨鹿之战,当时秦军攻赵,楚怀王派军援助;项羽杀掉畏缩不前的宋义,"破釜沉舟",与秦军决战,连败秦军。消灭了秦王朝赖以存在的军队,为推翻秦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2、鸿门宴

故事发生在陈胜吴广起义后的第三年,项羽请刘邦吃饭,期间项羽的谋士范增安排项庄舞剑为名要宰掉刘邦,叛徒项伯也起舞帮刘邦拖延了时间到樊哙赶来护住了刘邦,最后刘邦尿遁而逃。

3、四面楚歌

楚汉之争,项羽落败,被刘邦打败后退到乌江边,刘邦命人围着项军唱他们家乡的歌,导致军心涣散,战士思家情切而溃不成军。

4、霸王别姬

项羽被刘邦逼到垓下之时,与宠妃虞姬所唱的曲。一曲既罢,虞姬自刎而死,项羽则率精锐突围,但仍被逼困在乌江,最后也自刎身亡。项羽与虞姬最后的诀别,就这么成了传唱千古的凄美绝响。

回答(3):

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了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这是秦末农民战争所取得的一场巨大胜利,扭转了整个战局,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明朝学者认为巨鹿之战是“项羽最得意之战,太史公最得意之文。”

破釜沉舟。当时项羽和秦军交战,他带着自己兵力度过了漳河,而这次的战斗,项羽没想过要输,可以说是志在必得。于是,项羽命令全军把所有船只全部沉到水里,把所有的灶具都给打破,带着干粮轻装上阵,去和秦军交战。通过项羽的这个命令,他的军队士气大振,一个个拼劲十足,最终击败了秦军。这就是破釜沉舟的故事。

霸王别姬。就在四面楚歌发生之后,项羽心情沉闷,在营帐喝酒,之后就唱出了心中的无奈。虞姬是最了解项羽的人,她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于是就留下了一句“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然后就在项羽的面前自刎身亡了。楚汉时期唯一的一段爱情故事中的女主角,就这样离开了人世,项羽心中应该也是伤痛欲绝吧!

乌江自刎。这个典故大家应该是很了解的,主要讲述的就是项羽拼杀到最后的场景。当时项羽逃到乌江,本有机会逃回江东,但项羽心里不愿意回去,因为曾经信誓旦旦带着一批江东子弟出来闯荡,现在只剩自己灰溜溜回去,有什么脸面去见江东的父老乡亲呢?于是就拼劲全力,跟汉兵交战到底,即便身上已经是伤痕累累,却也杀了很多汉兵。

回答(4):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秦朝被推翻后,项羽在鸿门(今陕西临潼附近)设宴招待汉高祖。在宴会上,项羽的谋士——亚父范增几次示意项羽击杀汉高祖,但项羽因不忍而不予理会。于是,范增便让项庄以舞剑助兴为名,想借机刺杀汉高祖。汉高祖的谋臣张良看到形势紧迫,就出外召樊哙说:“现在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常在沛公。”于是樊哙带剑拥盾进入宴会厅,指斥项羽不守信义,项羽被樊哙的气势所折服,汉高祖借机脱离险境。

  沐猴而冠灭秦之后,项羽引军入咸阳,大肆烧杀,咸阳火三日不绝。谋臣劝项羽说:“关中山河四塞险阻,土地肥美,可以作为霸王之都。”而项羽以“富贵不归故里,如同夜间穿锦绫走路,没有人知道”为借口加以拒绝。劝他的人感叹道:“人们说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真不假。”项羽闻听此言,就杀了说这话的人。

  四面楚歌因刚愎自用和性情残暴而失去谋臣和百姓的支持,项羽最终在“楚汉之争”中败下阵来,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南)被汉高祖军队围得水泄不通。夜间军营四面皆楚歌,项羽大惊,见大势已去,率众杀出重围,逃至乌江边,因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有船不渡,自刎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