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旧称打箭炉,位于川西贡嘎山北端跑马山麓。是甘孜藏族自治州首府,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高原古城。
康定县属于旱河谷亚热带气候,因地势复杂多样,垂直差异明显,立体气候特征显著,有干旱河谷亚热带、暖温带、凉温带、寒温带、高原亚寒带、冰雪带等六种气候并存。降雨集中在5-9月,降雪10-4月,无霜期150-250天,东部四季不明显。县城地区,年均温7.1°C,年降水量803.8毫米,无霜期170-200天。
康定古城三山环抱,二水夹流,折多河贯穿城中,富有民族风格的各式建筑错落有致地散布于河两岸。悠悠民歌声,翩翩民族舞,极富高原民族风情特色。南北走向的横断山,北高南低。西南和东南方向的海洋季风,顺着河谷蜿蜒而至,使这里雨量充沛,云雾常生。因而,贡嘎山冰川属海洋性冰川,海螺沟冰川是可供普通游人观光的冰川。冰川与森林共存,从而形成独特的奇观。
雍正八年(1730年)清王朝在康定依山临山修筑城墙三堵,并在三条进出口处修建了东南三座城楼,分别起名紫气门、南极门、拱宸门。民国十一年,川边镇守使陈遐龄修复东关城门时改紫气门为康定门,亲笔书写“康定门”三字匾额挂在东关城门上,这便是康定溜溜的城。
康定是一个藏汉文化,中外文化的交融中心,她有自己多侧面全方位的立体空间。一种文化在康定形成,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历经唐、宋、元、明、清,直至民国,一个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把康定推向一个个高峰。清朝咸丰年间,果亲王允礼、福安康都曾来康定,清末民初赵尔丰、尹昌衡先后经营康定,三四十年代康定被定为西康省会。历史上漫长的茶马互市,清末时的移民,使康定形成了以藏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化,由于茶马古道的向东南亚延伸,使她与世界文化接下了不解之缘,不少康定人血管里流淌着藏汉人民共同的血液。
康定的历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文化交融的历史。二十年代、三十年代、四十年代,中国一些著名学者、艺术家张大千、丰子恺、吴作人、叶浅予、戴爱莲、任乃强……先后都去过康定,也曾对康定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影响。繁荣的经济必然产生杰出的文化,正是这种独特的康定历史文化孕育了《康定情歌》。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一天,《甘孜报》突然悬赏万元寻找《康定情歌》的词曲作者,一场波及全国,纷纷扬扬的讨论在《甘孜报》上展开,众说纷纭,各执其是,其中不乏充满了传奇色彩和浪漫情调。但多数人认为该歌曲是由民歌发展而来。一位老人说,他们十几岁时在康定听见的康定情歌不是今天这个样唱的,那时康定城有一卖松光的藏族姑娘名叫朵洛,长得漂亮美丽,举世无双,康定人称“松光西施”。康定情歌唱的就是朵洛。这可能就是康定情歌最早的雏型了。按老人的年龄来算,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康定情歌就已萌生。
康定的人文是多样的,作为茶马古道上的物资集散地,它必然是多民族的多种文化交流和融汇,作为康定的民歌正是这种交融文化的体现。正是从这种意味上看,历史造就了《康定情歌》。
康定情歌是茶马古道这块沃土上生长出来的高原雪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不是哪一个才子大腕的个人杰作,是由民间歌手创作,又由众多文化人和民间歌手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的。可以肯定在情歌的背后还有许多美妙的传奇故事,情歌的作者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许多关于情歌的传说,有许多浪漫的爱情故事,这就是康定的文化内涵,这是雪域高原的罗曼蒂克,这是人们对康定这座文化古城的理想和梦幻。
康定的餐饮仍然以川菜为主,以其麻辣味闻名于海外,浓郁地方特色菜和小吃种类繁多,味道变化无穷,香飘海内外。当地的名菜有虫草鸡、贝母鸡、天麻肘子、酸菜腊肉和野菜等绿色食品。著名的饭店有海螺沟酒家、祥林饭店等。
地址: 位于川西贡嘎山北端跑马山麓
四川省康定县不是属于哪个市,而就是属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属地级行政区,与地级市是同一个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