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韭菜种植的气温需要稳定在12-25℃度左右。
生长习性:
温度:韭菜性喜冷凉,耐寒也耐热,种子发芽适温为12℃以上,生长温度15℃到25℃,地下部能耐较低温度。
光照:中等光照强度,耐阴性强。但光照过弱,光合产物积累少,分蘖少而细弱,产量低,易早衰;光照过强,温度过高,纤维多,品质差。
水分: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60-70%,土壤湿度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90%
土壤营养:对土壤质地适应性强,适宜pH为5.5-6.5。需肥量大,耐肥能力强。
栽培技术:
一、播前准备
可用干籽直播(春播为主)。
也可用30-40℃温水浸种8-12小时,清除杂质和瘪籽,将种子上的黏液洗净后用湿布包好,放在15-20℃的环境中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1-2次,50%的种子露白尖时播种(夏、秋播为主)。
二、整地施肥
整地:播前土壤深耕20厘米以下,结合施肥,耕后细耙,整平做畦,有条件的地方可起高垄栽培,以便于排水,也可以平畦栽培。
施肥:结合整地,每亩撒施优质腐熟有机肥5000-6000公斤,尿素6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或使用按此比例折算的复混肥料。
三、播种
播种时间:在土壤解冻后到秋分可随时播种,一般在3月下旬至5月上旬,以春季播种为宜,夏季播种宜早不宜迟。
播种量:每亩需种4-5公斤。露地育苗移栽1.5-2公斤。
播种方法:播种前,先将畦表面土起出一部分(过筛,以备播种覆土用),然后浅锄搂平,先浇一次底水,约3.3厘米深,待水渗下后再浇3.3厘米左右深的水。
待水渗下后将种子均匀撒下,然后覆土1.5厘米左右,次日用齿耙搂平,保持表土既疏松又湿润,有利于种子发芽出土。
播后用地膜覆盖保墒,待有30%以上的种子出苗后,及时揭去地膜,以防烧苗,发现露白倒伏的,要再补些湿润的土。
也有采用“干播法”的。
干播法即用没有催芽的干种子直播于苗床。
在整理好的苗床上按行距10厘米,开成宽10厘米、深1.6厘米左右的小浅沟,将种子撒入沟内,然后用扫帚轻轻地将沟扫平、压实,随即浇一遍水,2-3天后再浇一次水。
在种子出土前后,要一直保持土壤处于湿润状态。
四、播后管理
浇水追肥:结合浇水追施速效氮肥2-3次,每亩追施尿素6-8公斤,定植前一般不收割,以促进韭苗养根,到定植时要达到壮苗标准。
壮苗标准:一般苗龄80-90天,苗高15-20厘米,单株无病虫,无倒伏现象。
除草:出苗后及时人工拔草,清除病残植株。
五、定植
定植时间:春播苗应在夏至后定植,夏播苗应在大暑前后定植。
定植时要错开高湿季节,因此时不利于定植后韭菜缓苗生长。
定植方法:将韭菜起苗,剪短须根(只留2-3厘米),剪短叶尖(留叶长10厘米)。
在畦内按行距18-20厘米、穴距10厘米,每穴栽苗7-10株,适用于青韭。
按行距30-36厘米开沟,沟深16-20厘米,穴距16厘米,每穴栽苗20-30株,适于生产软化韭菜,栽培深度以埋没分蘖节为宜。
完全不需要地膜来保温了,这样会使韭菜疯长,而影响产量。
不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