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的“上洛”就是“去京都(首都)”的意思。
日本平安时代,日本恒武天皇下令模范中国唐朝首都长安城,修建了平安京(后来的京都)作为日本的新首都。平安京分为左京、右京两个部分,日本参照中国唐朝“西京长安、东京洛阳”,在书面用语中将左京称为“洛阳”、右京称为“长安”。
后来,由于右京地处湿地不适宜居住,逐渐荒废。之后日本人一般用“洛阳”指代“平安京(后来的京都)”,而“上洛”也就等于“去一趟京都”的意思。
日本明治维新后,迁都东京。因此部分日本人说起“上洛”时,他们指的已经不是“去京都”而是“去东京(首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