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兔非彼兔吧乾隆年间禁止官员嫖妓,但是对于男色却相对宽松一些。从而,优伶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妓女的角色。他们大多为年少者,多在20岁以下,也称为娈童、优童、歌童等。因为优伶相貌清秀、酷似姑娘,故称像姑,俗称兔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这京城里面,逛像姑是冠冕堂皇的,什么王公、贝子、贝勒,都是明目张胆的,不算犯法,惟有妓禁极严,也极易闹事,都老爷查的也最紧。……犯了这件事,做官的照例革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我女儿虽是生得十分丑陋,也不至於给兔崽子做老婆.”所以兔崽子应该是形容卑贱,类似于婊子养的吧,只不过后来这层意思逐渐的弱化了
老年间人们对“兔”有个错误认识,认为它不分雌雄,所以当人们碰到那种不难不女的男人,就称他为“兔子”,当然是贬义了。——既然兔子是贬义,兔崽子当然更是骂人的话了,区别在于:兔崽子——,一般不会用来骂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