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历史及问题

2024-11-02 04:39:1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对本区板块构造活动历史有研究最早可追索到20世纪50~60年代,当时主要研究区集中在华北地块北缘。从20世纪60年代初正规区域调查工作开始,先后开展了华北陆块北缘地质构造演化、成矿规律、地层时代等的专题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论证并提出了本区的大地构造背景、构造环境的演化及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王揖等,1987;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1988;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991;白鸽等,1996;黄汲清等,1992)。早期的研究多以槽台理论为指导,重点讨论了内蒙地槽的发展演化过程,争论的焦点多集中在槽台界线的界定上。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①认为高家窑-乌拉特后旗-化德-多伦-赤峰断裂为槽台界线,控制了两侧不同的发展历史。西段形成于下古生代、中段形成于中元古代、东段形成于新太古代。②王东方等认为,传统槽台界线应一律向南推移50多km。主要依据是,沿该界线及其南侧找到了一系列新的微体古生物化石点。张振法(1994)以大地电磁测深、地震测深、深部地球物理场特征为基础,并通过与古板块构造格架对比研究认为,华北地台与蒙古-兴安古生代地槽褶皱区界线位于田水井-六驼山-温图高勒-巴音毛道-图克木-巴音查干-白音敖包-温都尔庙-那日图-西拉木伦构造线。从田水井向西,槽台界线进入准噶尔-塔里木板块构造区;从西拉木伦向东,槽台界线尖灭在松辽前寒武板块西南缘,是对前人有关槽台界线讨论的一个带有结论性的阐述。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随着板块构造理论的引进及广泛应用,人们开始运用板块构造理论的观点指导本区大地构造演化的研究。李春显(1983)在编制亚洲地质图时,注意到内蒙古贺根山地区的蛇绿混杂岩,识别出了一条碰撞缝合带,并提出内蒙古造山带是安加拉板块与中国板块碰撞形成。随后邵济安(1986)、胡骁等(1986)、曹从周等(1986)、李锦轶等(1987)先后证实了贺根山蛇绿混杂带的存在,并在温都尔庙一带又识别出了另外一条蛇绿混杂岩带。在两陆夹一洋的简单的威尔逊板块碰撞造山模式的影响下,提出这两条缝合带分别记录了两次威尔逊旋回的碰撞事件。并根据其中所夹蛇绿岩的年龄判定温都尔庙带形成于早古生代,贺根山带形成于晚古生代。李继亮(1981)、王揖等(1992)先后在白云鄂博一带识别出了另一条时代不同于前述两带的蛇绿混杂岩带,提出该混杂带是大陆裂谷作用的产物。许靖华等(1998)在考察了该地区后,识别出了2条火山岛弧和2条蛇绿混杂带:乌里雅斯太(二连浩特-锡林郭勒)弧和苏尼特左旗弧以及贺根山蛇绿混杂带和温都尔庙混杂带,并提出蛇绿混杂带是弧后盆地衰萎的产物(许靖华等,1998)。随后,高计元等(2001)在研究华北陆块北缘的超大型矿床时,认为在白云鄂博地区确实存在一条蛇绿混杂带。上述众多蛇绿混杂岩带和火山岛弧带的识别和确立,一方面提高了对本区板块构造演化研究的程度,并为板块构造演化过程的反演提供了重要的证据;但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全面认识其演化过程的复杂性。为此出现了对本区许多有关板块构造作用基础问题的激烈讨论。随着有关本区地质研究的逐步深入和基础地质资料的不断积累,加入到讨论中的学者也逐渐增多,提出了许多具建设性的认识。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可以看出,讨论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前中生代构造演化中几个相互具有密切联系的方面。

首先是古亚洲(蒙古)洋的位置及其属性。人们普遍承认在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之间存在着一个古亚洲洋,但对该洋的主体位置及其规模、区域延伸等属性认识则有争论。这一问题直接引发了关于这个古亚洲洋最终消失于何处的讨论。在目前发现和确定的区域上包括西拉木伦、柯单山、贺根山、白云鄂博、索伦山、温都尔庙等众多蛇绿(混杂)岩带中,其空间上是如何组合的,到底哪一条才真正代表了古亚洲洋消失的遗迹,同时,其他蛇绿(混杂)岩带在区域板块构造演化中又具有什么意义等问题更令人关注。

其次是古亚洲洋的构造格局及其演化方式。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同关系到对游离于大洋内部的诸多微板块的构造属性、华北板块北缘和西伯利亚板块南缘的增生方式(如大洋板块俯冲方向、规模、强度等)、与板块构造演化相配套的不同大地构造环境等的界定。

第三是板块或微板块增生或者说板块缝合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