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持一定高度的电解液液面
按使用要求,电解液液面应高出极板10~15mm。检查时先用内径4~6mm、长约150mm的玻璃管,垂直插入加液口中,直到与极板上边缘相接触,然后用食指压紧玻璃管中电解液的高度即为蓄电池内电解液平面高出极板的高度。测量后再将玻璃管中的电解液放回,如果液面高度不够,应及时添补蒸馏水,切不可加入泉水、河水、和自来水,更不能添加稀硫酸,否则会使电解液密度增加而损坏极板。还应注意;蒸馏水应在蓄电池处于充电状态时加入,以保证电解液混合得更加均匀;液面不可过高,以防止在充、放电时电解液外溢。
2、及时清除壳盖上的黄白色糊状物
蓄电池壳盖上的黄白色糊状物,是由于蓄电池壳盖和极桩周围溅有硫酸溶液,使电极桩处受到电化学腐蚀的结果。其中白色物质为硫酸铅,黄色物质为硫酸铁,腐蚀性甚强,且电阻很大,若处于导线接触处,将形成很大的接触电阻,造成导电不良。
为此,要经常用碱水,也可用10%的苏打水或10%的氨水溶液浸过的棉纱擦净蓄电池外壳及壳盖处溅出的电解液,使其表面经常处于中性。若极柱与导线接头间隙有氧化物时,可用工具刮净。
3、定期补充充电
一般情况下,放完电的蓄电池应在24h内进行充电;对于停驶机器(或暂不使用的大型设备)上的蓄电池,必须每个月补充充电1次;在用的蓄电池,应每两个月拆下来进行1次补充充电。
4、定期检查电解液的密度
电解液密度必须与所在地区和季节相适应。根据实践经验,我国大部分地区(除了严寒地区外)夏季前后,新充电的蓄电池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可达到1.20~1.25g/立方米,使用过的蓄电池再次充电时,电解液相对密度要保持在1.15~1.18g/立方米。秋季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则应由1.18g/立方米逐渐提高到1.25g/立方米,冬季调整到1.285g/立方米,春节再逐步添加蒸馏水,以调低相对密度。
蓄电池的保养内容包括:
①保持蓄电池的外部清洁,经常清除蓄电池盖上的灰尘污物及溢出的电解液,有助于防止自放电。
②定期检查蓄电池盖上的小孔,使之保持畅通;倘若小孔被堵,产生的气体会把蓄电池胀破。
③蓄电池安装要求牢靠,机械在高低不平的路上颠簸行驶时,蓄电池不得在安装座内上下左右窜动撞击,蓄电池底部应垫上橡胶防震垫片,以免壳体震裂、接线头松动和内部极板受损。除了检查安装牢固外,还要注意清除电池卡子产生的氧化物、硫酸盐等。可以用凡士林在清理刮净锈物后涂抹,以防再受锈蚀。要经常检查导线接头,保证其接触可靠。
④经常检查电解液液面高度。蓄电池内的电解液会随着充电时的被分解和自然蒸发而减少,极板露出液面后,露出部分会被很快硫化,从而使蓄电池容量变小,即使添加电解液后再将其淹没,被硫化部分极板也难以恢复原状。因此应及时检查蓄电池内液面高度并适时加注蒸馏水或电解液。一般夏季一星期检查一次,冬季二星期检查一次。用半透明塑料作外壳的蓄电池,壳外即可看到内部液面高度,外壳上还有上下二条标线,液面高度只要在这二条标线之间即可。用黑色塑料作外壳的蓄电池,检查时要拧开加液盖,用眼睛观察并估计液面高度,也可用一小玻璃管插入蓄电池,用手指按住玻璃管上口,取出电解液进行检查。正常情况下,电解液液面高度应高出极板10-15mm。发现液面高度太低时应加蒸馏水补足,如若电解液是倒出或溢出的,则应添加电解液。应注意的是,不能将自来水、河水、井水等普通水当作蒸馏水添加。
⑤经常检查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如发现缺水较多,就应想到是否过量充电;如发现密度过低,要考虑是否过量放电,应进行补充充电。
⑥冬季要给蓄电池保温、防止冻裂,这样可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