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有哪些?

2024-11-16 06:32:13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属于山水田园派诗人是孟浩然、王维、陶渊明。

山水田园派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继承和发展了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谢朓等的山水诗。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

他们的作品较多地反映了闲适澹泊的思想情绪,色彩雅淡,意境幽深,多采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的形式。

他们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既能概括地描写雄奇壮阔的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在自然景物的观察上别有会心,能够巧妙地 捕捉适于表现其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把六朝以后的山水诗向前推进了一步。

扩展资料:


山水田园派以王维成就为高,他是诗人,又是画家,能以画理通之于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于李杜之外,别立一宗,对后世影响很大。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诗情与画意的高度统一。王维善于发现和捕捉自然景物的形象特征和状态,以画家的绘画技巧去构图和选择色彩,并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及精神境界/融入到景物之中,创造出优雅秀美的艺术境界。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其中有些诗在幽邃、寂静、空灵的艺术境界中,直接透入了禅宗佛理的观照,是禅意、禅趣在诗境中的艺术体现。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既有陶渊明诗歌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也有谢灵运诗歌的细致精工的刻写。语言清新明快,洁净洗凝练,是朴素平淡与典雅秀美的完美结合。而且语言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水田园诗派

回答(2):

田园诗代表诗人:王维、孟浩然、陶渊明、范成大。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体后,唐宋等诗歌中的田园诗便主要变成了隐居不仕的文人和从官场退居田园的仕宦者们所作的以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歌。
田园诗代表诗人
陶渊明:他长于诗文歌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含着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但也有虚无的“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
孟浩然:孟浩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不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虽不无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
王维: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扬了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而独树一帜,使山水田园诗成就达到高峰,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范成大:反映农村生活的代表作是《四时田园杂兴》,共记60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山水田园诗
唐山水田园诗派,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继承和发展了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谢朓等的山水诗。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他们的作品较多地反映了闲适澹泊的思想情绪,色彩雅淡,意境幽深,多采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的形式。
他们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既能概括地描写雄奇壮阔的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在自然景物的观察上别有会心,能够巧妙地捕捉适于表现其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把六朝以后的山水诗向前推进了一步。其中以王维成就为高,他是诗人,又是画家,能以画理通之于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于李杜之外,别立一宗,对后世影响很大。

回答(3):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回答(4):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对于古代诗歌流派之代表人物的考查呈现出新的趋势,且考查方式直截了当。对于古代诗歌流派这部分知识点,复习过程常为纵向线索复习,即按照朝代顺序记忆,缺乏一定的类比性。因此,在考试中常一头雾水,无从忆起。下面就针对这部分的热点进行归纳梳理,希望能够给正在备考的考生们提供一些帮助。
古代诗歌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整理如下,各位考生好好复习哦!
一、山水诗派
唐代诗歌流派。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其中以王维成就为高,他是诗人,又是画家,能以画理通之于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于李杜之外,别立一宗,对后世影响很大。
二、田园派
山水田园诗源于东晋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三、边塞诗派
唐代诗歌流派。汉魏六朝时已有一些边塞诗,至隋代数量不断增多,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又进一步予以发展,到盛唐则全面成熟。该派诗人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最为知名,而高、岑成就最高,所以也叫高岑诗派。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思乡、闺怨等,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最足以表现盛唐气象。其诗人除高适、岑参外,还有王昌龄、李颀、崔颢、王之涣、王翰等。
四、公安派
公安派是明代后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公安三袁”是公安派的领袖,其中袁宏道声誉最高,成绩最大,其次是袁中道,袁宗道又次之。公安派反对前七子和后七子的拟古风气,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发前人之所未发。其创作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清新活泼,自然率真,但多局限于抒写闲情逸致。
五、汉魏六朝诗派
汉魏六朝诗派以标榜拟古诗歌流派。代表人物为王闿运、邓辅纶。属于这一诗派的作家还有陈锐、程颂万、高心夔等人。王闿运提倡“摹拟”,平生创作都是致力于追摹汉魏六朝的诗篇。他墨守古法,不能把诗歌创作同时代进步联系起来,表现出因循守旧的倾向。邓辅纶早年即与王闿运结识,互相唱和,其诗多拟古之作,他的和陶诗,颇能得陶诗韵调。汉魏六朝派诗人,一般都功力较深,不仅能摹六朝诗形貌,而且得其神理,故在诗界颇有影响。
六、江西诗派
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详见谢思炜《吕本中与江西宗派图》(《文学遗产》1985年第三期)把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宋末,方回因为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就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宗“一祖三宗”之说,形成了诗歌流派。该流派崇尚黄庭坚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且诗派成员大多受黄庭坚的影响,作诗风格以吟咏书斋生活为主,重视文字的推敲技巧。
七、桐城诗派
产生于清朝,桐城诗派,代表人物有姚范(开山鼻祖)、姚鼐、方东树、姚范。桐城诗派学习唐朝诗歌,尤其是盛唐的大家诗作,强调的是循序渐进,以形取神;取法的主要对象是杜甫,方东树在《昭昧詹言》中云:“杜公包括宇宙,含菇古今,全是元气,迥如江河之挟众流,以朝宋于海矣。”学习宋朝诗歌,只是作为提升作品水平的阶梯,走下学上达之路;取法的主要对象是黄庭坚,借览的是其遗貌取神和学唐之法。因黄庭坚的诗有用意浅近的弱点,桐城诗派在主张学黄的同时又倡导辅学欧阳修、王安石。
八、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
九、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十、永嘉四灵
永嘉四灵,是指中国南宋中叶的诗歌流派,代表南宋后期诗歌创作上的一种倾向。永嘉四灵是当时生长于浙江永嘉的四位诗人: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形成中国南宋中叶的诗歌流派,代表南宋后期诗歌创作上的一种倾向。因彼此旨趣相投,诗格相类,工为唐律,专以晚唐贾岛、姚合为法,谓之唐体,字号中都带有“灵”字,而温州古为永嘉郡,遂称之为“永嘉四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