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列强的角逐中,巴尔干成为当时帝国主义矛盾的焦点,对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成为列强争夺的重点。统治巴尔干地区的奥斯曼帝国,自17世纪末期以来逐步走向衰弱,到19世纪已经难以维持在巴尔干的有效统治。所以,那里成为欧洲列强企图进行再瓜分的热点地区。由于欧洲人把亚洲称为东方,因此,历史上把这场因土耳其衰落而引发列强对巴尔干的争夺称之为“东方问题”。欧洲列强的激烈争夺,使巴尔干问题更加复杂,紧张的局势日益加剧,小规模、小范围的战争不断发生。火星四溅的巴尔干成为欧洲战争一触即发的“火药桶”。
马克思、恩格斯说,东方问题就是“对土耳其怎么办”的问题。在13~16世纪,奥斯曼帝国曾经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封建神权大帝国。但是,17世纪以后,这个大帝国衰落了,已经没有能力和实力维持在那里的统治了。与此同时,欧洲的英国、法国、俄国、德国等国家力图夺取巴尔干这个战略要地。在奥斯曼帝国曾经统治的欧洲部分,特别是巴尔干半岛各国反对奥斯曼帝国封建军事统治的斗争也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于是,一旦业已衰落、并处在解体边缘的奥斯曼帝国被迫从巴尔干地区撤离,那里是谁家的天下?欧洲列强把这一因奥斯曼帝国的衰落而形成的外来统治实力的“真空”叫做“奥斯曼遗产”。欧洲列强争夺奥斯曼遗产的斗争,巴尔干人民反对奥斯曼帝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是近代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