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优势理论对中国有什么意义

2024-11-23 04:18:1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中央政府的客观存在使得转移性投资成为可能,是区域型后发优势的基础。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对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是区域型后发优势发挥作用的诱因。经验研究表明,一个国家越落后,政府在推动工业化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就越大。区域型后发优势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的大量资本和人力资本支持、诱导性或强制性技术和制度移植等等。区域型后发劣势主要指由于自身的区位条件、吸收能力、学习能力和文化传统与区域1的巨大差异,从而导致的极化效应大于渗透效应。
  由于后发优势的潜在性和静态性以及后发劣势的现实性和动态性,致使区域2所具有的区域型后发优势具有潜在性和静态性,后发劣势具有现实性和动态性。区域2的后发劣势来源于落后的现实,与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潜在后发优势相比,在发展的初期必然占据主导地位。同时资源型、技术型、制度型后发优势会形成“循环因果”的相互强化机制,制约着区域2的发展。区域2的发展就要在克服后发劣势的基础上,变潜在的后发优势为现实的后发优势,利用后发优势带动区域2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来自于边际报酬规律和比较成本优势的与落后本身共生的资源型、技术型和制度型后发优势,并不能由落后本身来激发,需要用其他方式来改变他们的潜在性。区域型后发优势来源于政府的客观存在和区域发展不平衡本身,和其他后发优势的来源不同,可以起到激发其他潜在后发优势的作用。换句话说,当区域发展不平衡开始制约整体经济的发展时,政府就会对区域政策进行部分调整,并通过倾斜性政策来鼓励区域2发展。在不考虑外部环境的前提下,区域型后发优势会随着区域差距的逐渐加大而变强并最终超过区域型后发劣势成为主导力量,带动其他后发优势促进区域2发展。如下页图1所示,对于区域2的发展而言,要冲破由各种后发劣势形成了恶性循环、变潜在的后发优势为现实优势的唯一途径就是充分发挥区域型后发优势,并形成以区域型后发优势为主体的后发优势的良性循环,改变后发劣势占主导的现状。区域型后发优势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有:加大对区域2基础设施投入及企业的资金支持;鼓励区域2发展以低劳动力成本为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引导区域2对区域1技术的模仿和二次创新,利用政策减少区域1设置的技术学习和引进障碍,鼓励区域1的企业向区域2转移,从而提高区域2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鼓励和加速在区域1发展实践过程中的有效制度向区域2移植,利用制度的改革促进区域2的经济发展。
  由于国内外特殊因素的影响,新中国在成立后不久就实施了“关起门来搞社会主义”的政策,直到1978年才开始逐步的松动,这为区域后发优势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资料。在之后的实证检验中,将使用东部和西部的概念来代替理论模型中的区域1和区域2的概念,同时分1953—1978年和1978年—至今两个时间维度来考察。
  (一)1953—1978年计划经济时期
  新中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建国伊始,全国工业70%以上集中在国土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区,而西部地区除少数采矿业外,几乎没有什么近代工业,工业产值仅占全国的3%左右,东西部发展极不平衡。为了解决工业分布偏集于东部沿海的问题,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要加大国家对内地的投资。”因此,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将经济建设的重点放在中西部地区。据统计数字显示,“一五”时期156项重点建设工程中,80%的大型的工业项目均布局在内地,68%的重点工程在中西部地区。在经过“二五”期间的加强后,由以“三线”建设为核心的“三五”推向了高潮。“三五”时期,在对沿海地区采取控制投资及否定新投资的基础上,对中西部采取了更加积极的倾斜经济政策。在将大部分工厂、工程搬到内地的同时,对内地新建的项目由沿海地区抽调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来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支持“三线”建设的热潮。到“四五”后期,国家的投资才开始向东部转移。“一五”时期到“五五”时期全国基建投资区域比例状况详见表1。在1953—1978年的过程中,东西部的GDP总量虽有差距,但是相对差距并无扩大趋势。东部与西部GDP总量的绝对比值总体上在2.9左右波动,如果剔除“四五”后期到“五五”对东部政策的倾斜,绝对比值将更小。资本形成的绝对比也在2.5左右波动,整体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比较平均。

  这段时间政府在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央政策通过对西部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强制性的人才转移和优先制度创新等手段,充分发挥了区域型后发优势。在区域型后发优势充分带动其他后发优势促进西部地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应注意到中国发展所出现的新特点。第一、没有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型后发优势。由于特殊国内外因素的影响,中国选择了一条以重工业为依托优先发展西部的道路。但是中国尤其是西部还有很多剩余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由大量剩余劳动力造就的人力资源型后发优势并没有被充分利用,因而也就不存在形成对经济发展产生持续推动力的人力资本的可能,使得西部的经济发展缺乏后劲。第二,对于西部的技术和资本的强制性转移是以两种资源都相对稀缺为前提。新中国成立的初期,技术基础相对薄弱资金十分短缺,在这种情况下,西部投资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大多数都是通过国家强制的制度扭曲获得。这种制度扭曲的最大特点除了能在短时间内筹集到资金外,还有其本身的运行成本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增加,并最终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
  (二)1978年至今
  1.1978—1992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正确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新国际形势,在深刻总结我国建国30年来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重新提出了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新战略,即以东部地区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通过东部沿海地区的带头作用,带动经济的全面发展。
  这个时期既有别于1978年之前的完全的计划经济时期,也不同于1992年开始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价格双轨制明显体现了这个时期的过渡特征。在这样一个计划力量逐渐淡出,市场调节力量开始加强但并未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的过渡时期,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是要素投入。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展和深化的背景条件下,中央政府在投资布局、对外开放以及政策优惠等方面实行了优先支持条件较好的沿海地区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大大改善了沿海地区的投资环境,有力地推动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1983年—1991年间,沿海地区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及其他投资额高达188亿美元,占全国各地区总额的90.6%,东部与西部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绝对差从515亿元增加到2367亿元,资本形成的绝对差也从637.73增加到3303.63。无论从中央政府的资金投入还是从吸引外资的规模上,与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都占有绝对优势。
  这一时期东部地区的发展可以理解为单方面对于东部优势地位的培育。由于市场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此时东部的巨额投资对西部地区的影响主要在于投入资金和优惠政策减少,主要在于区域型后发优势效应的削弱,对于区域型后发劣势的影响不大,东西部之间的差距虽有扩大但是幅度并不大,东部GDP总量与西部GDP总量的比值一直停留在3左右。
  2.1993—目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在进一步巩固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加快了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同时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目标的确立,向开发区、房地产以及城市建设、交通设施的大规模投资带动了工业部门的高速增长。在市场制度逐渐完善的过程中,不但激发了东部发展的潜力,而且强化了区域型后发劣势。
  这种强化是通过制度和市场两种方式来实现的。制度对区域型后发劣势的加强主要集中在两方面:首先,制度扭曲对于极化效应的强化。在计划经济时期实施的价格扭曲政策虽然在改革开放后进行了调整,但是调整的对象只限于产品市场,而对要素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则严重滞后。价格改革时间上的差异,西部的能源、原材料产品的价格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受计划价格的控制只能以低价卖出,这严重制约着西部地区自身的资金积累。以甘肃省为例,“八五”计划期间,仅甘肃所产的11种主要原材料按统派价调出与市场价相比,每年就减少收入30多亿元,原材料在东部加工成成品返销甘肃,又使甘肃损失30多亿元。这一进了出就使甘肃每年损失将近70亿元,相当于当时两年的财政收入。其次,倾斜性制度先在东部试点,然后再向西部推广的改革方式会弱化渗透效应。倾斜制度本身带来的是比较成本上的优势。先在东部实施,东部地区不断可以获得比较成本上的优势,还能获得来自先实施的垄断优势。当推广到西部时,不但垄断优势已经丧失,比较成本优势也会减少。以财政体制改革为例,定额上解和定额补助的改革就首先在广东和福建两省试行,同时税收优惠政策也带有明显的区域性。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开放(发)区在所得税、流转税以及在进出境货物征收关税方面享有许多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措施严格规定了适用区域,具有极强的针对性,非特定区域无权享受。在不考虑政府干预的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由于西部自身投资环境及社会能力的不足,使得极化效应远远大于扩散效应。从总体上看,西部地区工业竞争力大约是东部地区的一半,与中部地区相比也落后不少。同时西部的市场化进程也相对滞后,市场化排名在1—10的除第9位的安徽外,其余全部是东部省份,相比排名在22—30的全部是西部省份。在自身竞争力不足和市场化水平相对滞后的情况下,会减弱东部地区发展所带来的渗透效应,从而强化区域型后发劣势。与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较强的竞争力和较完善的市场化水平会加强极化效应,吸引西部地区的资金和人力资本向东部流动。例如2002年11月下旬,仅浙江省一次就组织全省11市、64县、546家企事业单位,到陕西招聘9300多名机关干部和专业人才,其中包括引进580多名学科带头人、优秀企业家、校长、院长、教授、高工等,其余85%以上的人才学历要求在大学本科以上。在市场和制度的双重作用下,西部地区区域型后发优势受到削弱的同时,区域型后发劣势在不断的强化,强化的方式也从过去的对东部的扶持逐步向以市场为主体的强化方式转变。
  在东部地区发展也存在追赶和超越的前提下,西部地区区域型后发优势会在市场和制度的双重作用下弱化,相反后发劣势会被强化。以后发劣势为主导的西部地区很难通过其他方式变潜在的后发优势为现实优势,致使西部地区长时间陷入相对滞后的发展状态。只有在东部地区彻底实现赶超的前提下,西部地区才有条件充分发挥区域型后发优势促进本地区的长远发展。

回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