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2025-03-31 11:12:3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最佳答案:
阿司匹林有哪些不良反应,在应用时应注意什么?
1.损害胃粘膜
阿司匹林是酸性药物,大剂量(1日3克以上)应用会引起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及因胃粘膜脱落而出血.通常副作用表现为食欲不振、胃病、恶心、呕吐等刺激胃粘膜的症状.
预防阿司匹林损害胃粘膜的措施是:除必要时一般不要大剂量长期使用,如需大剂量抗风湿,应与制酸药(如胃舒平等)同时配伍应用.
2.过敏反应
阿司匹林在体内可使蛋白乙酰化而形成抗原,并由此产生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哮喘等.另外,阿司匹林还能促使组织胺等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这也是产生过敏的另一重要原因.荨麻疹一般发生在服药后3—4小时,可持续4—5小时,甚至4—5天.哮喘患者过敏反应发生率高,且女性多见,死亡率较高.故哮喘病人及有过敏体质者应慎用.曾因服用或注射解热镇痛药而诱发哮喘的患者禁用阿司匹林,伴有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者也不可应用阿司匹林.
3.雷耶综合症
病毒或病毒样感染后的患儿,应用阿司匹林可使小儿并发雷耶综合症.这种副作用以10-16岁儿童多见.其症状表现为:在流感恢复期,当体温下降一天后,又出现原因不明的发烧,体温高达40℃以上,伴有频繁呕吐、烦躁不安,最后发展到惊厥、昏迷,甚至死亡.所以,医生和家长切莫给16岁以下的流感患儿服用阿司匹林和含阿司匹林的制剂.对患有病毒性疾病如水痘、麻疹等的患儿也禁用阿司匹林.
4.水杨酸中毒症
阿司匹林用于风湿性疾病时,可导致水杨酸中毒症.临床表现为耳鸣、听力下降、嗳气、呕吐等症状.当血中水杨酸浓度较高时,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强,
产生呼吸性碱中毒.因此,应慎重确定阿司匹林剂量,将阿司匹林的血药浓度控制在有效范围以内.
5.肝毒性
阿司匹林可引起肝损害,表现为不适、乏力、肝肿大及转氨酶增高,肝损害的程度与阿司匹林用药量成正比关系.所以,急性肝炎、肝硬化等已有肝损害者,须谨慎使用.长期应用本品者,应定期检查肝功能.儿童每日总剂量不宜超过3克.
6.肾毒性
阿司匹林可影响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减少钠、水排泄,增加前列腺素代谢.长期应用阿司匹林,可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及肾乳头坏死.较大剂量时,尿中可
出现蛋白、上皮细胞、管型,重者可见肾小管坏死、肾功能不全.阿司匹林与非那西汀或醋氨酚合用对肾损害尤为严重.因此,肾功能不良者应慎用阿司匹林,红斑狼疮病人应禁用阿司匹林.在使用本品治疗时,应避免滥用,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
7.
第二代效应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孕妇,分娩的婴儿体重减轻,并能引起妊娠期或分娩前后阴道出血及妊娠期延长.也有报道称,服用水杨酸盐死胎率增加,此即"第二代
效应",所以孕期妇女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
8.对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者,阿司匹林可诱发溶血性贫血,应慎用.阿司匹林可影响尿酸的排泄,痛风患者应慎用.心功能不全、高血压患者大量应用时可引起心力衰竭或肺水肿,应慎用.
9.阿司匹林用于退热时应注意补充水,以利降温,否则因出汗过多而造成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或虚脱.
10.服用阿司匹林期间,饮酒会增加胃肠道出血的可能,吸烟可引起致命的非心源性水肿,应引起重视.

回答(2):

您的问题答复如下:水钠潴留:可能由于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钠离子潴留细胞外而引起水肿。肾上腺皮质激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也可能是水潴留的另一个原因。由于水钠潴留,组织水肿,体重异常增加。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有:(1)消化道反应(2)凝血障碍 (3)变态反应(4)水杨酸反应(5)瑞夷(Reye)综合征(6)对肾脏的影响 前列腺素对正常肾脏的血管扩张作用很小,但伴有心、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对前列腺素的扩张血管作用较正常人敏感。因此,阿司匹林对正常肾功能并无明显的影响。但在少数人,特别是老年人,伴有心、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即使用药前肾功能是正常的也可能引起水肿等肾小管功能受损的症状,偶见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甚至肾功能衰竭,其机制不明。其不良反应没有水钠潴留。祝您学习愉快!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回答(3):

阿司匹林在我国临床应用已有百年历史,确是一味久用不衰的良药.但美中不足的是副作用较多,因此英国药品安全委员会最近发出警告:"儿童禁用阿司匹林."其原因是防止引发一种罕见的、但可能是致命性的瑞氏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