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参话头

2024-11-16 23:44:2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虚云老和尚开示:“什么叫做话头?头,就是未说话之前。如念《阿弥陀佛》是句话,未念之前就是话头。所谓话头就是一念末生之际。一念才生,已是话尾。”-------这几句,实在是“过来人”所说! 其一:比如阿弥陀佛是句话,四个字只要在脑中闪现,已是话尾;这样,怎么“照顾话头”呢?这就要“定”的功夫了!“阿弥陀佛”四字还未出来,却知道自己所看的话头真真切切就是这四个字。犹如大鱼即将浮出水面,未见其形你就知道; 功夫不够时,让它在水中待一两秒再浮出(此时,四字全现)。日久之后,看住它,不让出水而知的时间就会越来越长;乃至所看的话,念头一提起,都在话头上,永不落话尾;如是则“看话头”功夫成就! 其二:虚老讲“看”讲“照顾”;却不讲“参”。何以故?不会看话头,“参”就是“想”!就会落在言语上!蒸沙成饭,永不可得,驴念不悟! 再讲虚老后面一段:“这一念未生之际叫做不生;不掉举、不昏沉、不着静;不落空,叫做不灭。时时刻刻单单的的,一念迥光返照这不生不灭,就叫做看话头,或照顾话头。” 这一段,总说此心“不生不灭”(合于中道) 不生——不掉举、不昏沉、不着静; 不掉举:心躁动性,是谓掉举。不能保持安静,心不澄明。这需要“定”,也就是心思极细微,注意力极集中; 不昏沉:静中看话头,容易进入睡眠等昏沉状态;有一定功夫后,则容易“入定”,这都不是虚老所提倡,以其不易得“一念相应”之顿悟。 不着静:话头是动态的,活的;所以,最好是在生活中“看话头”,担水劈柴中、行住坐卧中;喝茶吃饭中;念头不失。 上面这些都是念头未生之际,所以叫不生。 不灭——不落空 空了就是失去“话头”,念头灭了。所以,一失去马上提起,但不能自责!初看话头,肯定时时失去。 最后再引用虚老的几句: “话从心起,心是话之头,念从心起,心是念之头,万法皆从心生,心是万法之头。其实,话头即是念头。念之前头就是心。直言之,一念未生以前就是话头。由此你我知道,看话头就是观心” 整理一下,路子就是: 1.发菩提心,愿成佛道,愿渡众生------2.“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积累福德资粮,减轻障碍,调柔心性------3.熏习大乘经、论,对“真心”的概念有一个正知见-----4.学会看话头-----5.成就看话头(动中定力)功夫-----6“见山不是山”境界,等待“疑情”出现-----7.用看话头功夫“参”这个疑情(时常有“忘我”“为伊消得人憔悴”等事出现)-----8.遇真悟善知识设“机锋”(这一环节也可能没有,比如“闻客诵经”“见桃花开”“杯子落地”等等机缘)------开悟。(以上次第,喜好禅宗的人常常只注意到第三,而且还往往误会其中义理,若想开悟,不知要多少劫!) 开悟之功德,超于二乘圣者,位列“不退菩萨”,也是一切法门必经之关卡;切莫以为“易得”!悟者若修净土,必得“上品上生”,在成佛的道路上,比之上中乃至下下,不知“快速”多少劫;正是《楞严经》所说:“不历僧祗获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