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是那个朝代的首都

2025-04-14 12:22:1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洛阳自称唐朝首都,实为大唐陪都,两京制等于两个首都是洛阳在打唐朝首都的擦边球,也是在混淆首都与陪都的概念,以此来达到提高洛阳在唐朝政治地位的目的。

众所周知,长安为大唐正式首都,回顾以前,洛阳在宣传建都史只提武周,并未宣传唐朝,但由于武周政权不被正史承认,近几年来又改口宣传唐朝,并也对外自称唐朝首都。无论是中国历史教科书,还是与唐朝有关的历史纪录片,或者影视剧,里面所提到的大唐首都无一例外都是长安,貌似并未提及洛阳与长安东西并立同为唐朝首都。

中国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唐朝简介

长安与洛阳在唐朝的首都比重:
唐朝国祚289年(618~907年),长安作为首都长达273年:618~690年,701~703年,705~690年。洛阳作为首都18年,武周时期:690~705年,904~907年。

公元690年,武周篡唐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定都洛阳,705年武周政权覆灭,大唐复辟还都长安,洛阳失去首都地位。公元904年,军阀朱温挟持唐昭宗被迫逃亡洛阳3年,907年,朱温废唐哀帝称帝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满打满算,洛阳在唐朝仅有18年的首都地位。

大唐首都长安,武周洛阳,其余时间为陪都。

长安与洛阳主次分明:

隋唐首都京师长安,洛阳为陪都

从唐高宗至唐玄宗时期(武周除外),洛阳只是唐朝皇帝巡幸的陪都,736年后,唐朝皇帝不再前往洛阳居住,直到904年,洛阳既不是首都,也不是陪都,只是一个普通州府。根据史书记载,唐朝皇帝东巡洛阳必定会留太子在长安监国,但从洛阳返回长安从未安排太子留守洛阳,这也从侧面反应了长安与洛阳在唐朝历史上的主次关系。

洛阳在唐朝的地位如同承德在清朝的地位:
洛阳民科常将唐朝皇帝巡幸洛阳作为与长安并重同为唐朝首都的依据,实则经不起推敲。清朝皇帝经常往返北京与承德之间,并且在承德行宫处理公务,一些官员还在承德圈地建府宅,可以说承德在清朝的地位不亚于唐朝洛阳。照洛阳民科的逻辑推理,一千年后,承德岂不是也可以自称与北京并重同为唐朝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