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3-7 秦岭花岗岩Nd模式年龄tDM地理分布图
秦岭花岗岩tDM随地理纬度有明显变化(图4-3-7、图4-3-8),由北向南,即横截秦岭造山带,由中朝克拉通华北地块南缘至北秦岭造山带,南秦岭造山带,至扬子克拉通北缘,tDM值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呈一凹形。北部洛南-栾川断裂以北,花岗岩tDM值一般大于1500Ma,这一线以南tDM一般低于1200Ma。商丹断裂带出露花岗岩tDM值最低。由华山至汉南碑坝坝溪一线,花岗岩十分发育,tDM变化表现十分清楚。西部宝鸡至白雀寺,东部路家沟至西峡甘沟石英闪长岩亦有类似演变趋势(图4-3-8)。由商丹断裂向南至汉南地块至西河岩体,花岗岩tDM逐步变大,汉南侵入杂岩tDM1220±46Ma,西河岩体tDM1338Ma,铁船山岩体1551Ma,坝溪花岗岩tDM值达1799Ma。佛平地区花岗岩tDM值偏大,可能与该区域存在老的地壳岩石有关。据张宗清等(2004)研究,佛平地表变质结晶岩系tDM1372~2081Ma,平均值1774Ma。岩石中有老于2745Ma锆英石存在。整个秦岭造山带,包括扬子克拉通北缘和中朝克拉通华北地块南缘部分,存在类似晋宁期形成的中、下地壳基底。
图4-3-8 横截秦岭造山带花岗岩tDM变化图
商丹断裂带一带花岗岩tDM值最低。南、北秦岭具有类似中、下地壳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