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什么一斤等于16两而不是10两

2024-11-04 13:35:4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16两为1斤这是唯有我国国学文化的产物,是亘古不变的,遗憾的是我们不用了,这是天人合一的计算方法,现代的人更是解释不了,牵强附会为南星北斗离现实生活太遥远,真正的含义是冬天夏天湿度有变化,重量有误差,因此引用《易经》用六用九,用六是144策、用九是216策,凡360,当期之日,也就是说这是算一年的天数,用六是冬季的144天,用九是北方无霜期216天,圆是360º,是乾卦用九得来,四个九十得三百六十,只圆不满,9+6=15,用九还有“一”没有用,要加上就圆而且满了,分量就足了,表示我们的称不缺斤短两,哪怕是计算复杂,道理是天地良心。从秦朝经过了多少朝代坚持几千年,只是时过境迁,1959年改用10两了。有《易经》以来就应该使用16两称了,涉及到《周易》就不展开详细解释了,以上说法也许费解,请见谅,但其源流是正本清源,我们的老祖宗的文化不可忘记,因为我们是龙的传人。(《周易》中系辞大衍之数50,其用49,就把上文有关360缺5天,用“衍”的方法解决了一年365天的问题,因为八卦是六八48爻)

回答(2):

杆秤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不同于西方的天平,利用杠杆原理,只用一个相对很轻很小的“权”(秤砣),就可以称量很大很重的物。而且便于制作和携带,可以普及到每个家庭。而秤的“斤”采用十六进制,反映了中国先民制秤的大智慧。

我们知道,杆秤是在一根木杆上定出秤头、提点和刻度来,在秤头上穿眼用绳挂上秤盘或秤钩,在提点(秤毫)打孔穿绳为提绳或提纽,这是秤的杠杆的支点,在另一端则是等分的刻度,刻度的第一个点叫做“定盘星”,在这点上秤砣的重量正好等于秤盘或秤钩的重量,秤处于零称量的平衡点。如果我们在秤盘里放上一个重物,

利用滑动秤砣,可以在秤杆的末端得到另一个平衡点,在这个平衡点上,重物正好等于一斤。这时我们有了从定盘星到秤杆末端一斤点的一个长度单位,它把对重量的衡量变成了对长度的计量。秤砣在秤杆上滑动这个长度,得到平衡的重物其重量就是“一斤”。

很自然,我们只要把这个长度折半,那称量的重物的重量就是半斤。

下来问题就来了,如果采用十进制,半斤以下就要将刻度分为五等份。怎么来分?将一条线段五等分,在只有尺规的时代,这是一道高科技题目,能够掌握的工匠不多,即使在现在也很难。于是我们的先人以大智慧放弃了十进位制,创造了秤的等份法则:对折法。制秤的匠人只要把用来打线的墨绳,对折,对折,再对折,一共四次,就可以把一个1斤的单位长度等分为十六份,把用这十六分之一长度称量的重物命名为1两,于是一个十六进制的秤就诞生了。

十六进制大大地简化了制作杆秤的难度,使得普通的工匠都能够制作,提高了制作的效率,而且也促进了秤的标准化、普及化、平民化,使秤像尺、斗一样,成为普遍使用的度量衡工具。?

可见,十六进制是为了解决制秤中等分刻度的难度,由中国先民创造的分量法则。

回答(3):

由于六国度量衡不一致严重干扰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李斯上奏皇帝,建议废除六国旧制,把度量衡从混乱不清的状况下明确统一起来,得到了秦始皇的允许。
李斯开始酌人调查实践,,衡制则以铢、两、斤、钧、石为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固定下来。
二十四铢为一两:有些物品很珍贵,比如药材,这些物品所有者会有精确地称,为了方便使用,所以为24,可称半两、三分之一两、四分之一两,六分之一两等等
十六两为一斤:天平可以将东西分割两份,那时生产力低下,因百姓多用简易公正的天平,所以百姓常用的斤为2的四次方即16。
三十斤为一钧:是一个士兵一周(古时有大小周之分,一月四周)的口粮,为了方便计算及运输定为30。
四钧为一石固定下来,也是如此,即为一个月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