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的所有电影作品名称

2024-11-18 16:42:55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李小龙,武术技击家,武功片电影表演家,截拳道的创始人。
  原名:李振藩
  英文名:Bruce Lee
  乳名:细凤
  绰号:马骝,冇天装,阑仔,牛王头,冇时定,点解龙 ,猩猩王等。
  藉贯: 中国广东顺德
  生于:1940年11月27日 (星期三) 9:15pm
  卒于:1973年 7月20日 (享年32岁)
  生肖:龙
  出生地:美国旧金山(三藩市积臣街医院)
  近视:600度

  身高:5尺7寸(1.71米)
  体重:140磅
  胸肌:41.5(扩胸前)44.25(扩胸后)
  腹:29.5寸
  右前臂:12.25寸 左前臂:11.75寸
  右上臂:14.25寸 左上臂:13.75寸
  右大腿:22.5寸 左大腿:22.5寸
  右小腿:13寸 左小腿:12.88寸

  肆业于香港喇沙书院
  1961年赴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州立大学攻读哲学及心理学
  7岁从影,13岁习武
  入门功夫:咏春拳
  父亲:父亲:李海泉(李满船)(粤剧名丑)
  母亲:何金棠(欧亚混血)
  师父:叶问(咏春宗师)
  姊姊:亚葛蕾丝、费芙
  哥哥:彼得(忠探)
  弟弟:罗勃特
  太太:莲达.爱美莉(Linda)
  儿子:李国豪(拍摄电影中意外丧生)
  女儿:李香凝(从影)
  李小龙有一兄、一弟、浇?
  李小龙安息于美国西雅图湖景墓地,由儿子李国豪陪伴。

  所拍电影和电视剧:金门女(1940),富贵浮云(1948),梦里西施(1949),细路祥(1950),凌霄孤雁(1950),人之初(1951),苦海明灯(1953),母泪(1953),父之过(1953),千万人家(1953),危楼春晓(1953),爱(上集)(1955),爱(下集) (1955),孤星血泪(1955),守得云开见月明(1955),孤儿行=苦命女(1955),儿女债(1955),许癫纳福(1955),早知当初我唔嫁(1956),雷雨(1957),甜姐儿(1957),人海孤鸿(1959),唐山大兄(1971),精武门(1972),猛龙过江(1972),龙争虎斗(1973),死亡游戏(1978),盲人追凶,打击恶魔党,可爱的女孩, 布朗蒂,青锋侠等。

  作为一个热爱电影的人,我很早就对李小龙这个名字耳熟能详,但惭愧的是,一直都不太清楚这个人的来龙去脉,总觉得一位已经去世三十年的明星,其星光可能只存在于上一代人的记忆里,在我们这一代,亮极有限。这些年走了一些地方,发现李小龙的地位和影响力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几乎是有电影的地方就有他的名字,知道中国电影的人就知道他。后来终于买到了他的几部代表作和传记片,一看之下,瞠目结舌。原来他不仅仅是仪表堂堂渊停岳峙,动起来更似奔雷闪电,远不是如今众多功夫明星的花拳绣腿可以比拟;原来他不仅仅是一位功夫片明星,还是一代武学宗师,一生致力于传播和提升中国武术;原来他不仅会演戏,还对电影有着自己的深刻见解和切实投入,后期作品可以真正称为“李小龙作品”;原来他不仅懂电影懂功夫,还懂哲学,会作诗,擅长美术……

  李小龙原籍广东顺德,1940年1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藩市,属龙,乳名细凤,英文名Bruce Lee,中文原名李振藩(据说是“振兴三藩”之意),族名源鑫,在五个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二。
  据说在李小龙尚在襁褓里的时候,好莱坞电影《金门女》需要一名华人婴儿出镜,抱去了李小龙。如果此事属实,应该算是这位电影巨星的处女作吧。

  他的父亲名叫李海泉。

  李海泉是一位在广东地区很著名的喜剧演员,粤剧四大名丑之一,经常带着全家到世界各地巡回演出,这也是李小龙降生在美国的原因

  李小龙的妈妈何金棠有一半德国血统,容颜俊秀

  李小龙三个月大的时候,全家返回香港居住。此后直到十八岁,李小龙一直生活在香港。

  年少的李小龙已经非常英俊,加之他的父亲与演艺界的关系,他成了一位比较知名的童星。他出演的第一部香港电影是《富贵浮云》,当时六岁,在拉萨尔书院小学部读书。

  李小龙参加电影拍摄多安排在学校的假期,有时也要在课余参加拍摄。为了不耽误他的学业,导演尽可能把他的戏安排在夜间进行。李小龙在电影事业上表现出极强的敬业精神,据家人回忆,若要拍电影,李小龙吃完晚饭就会上床休息,到了该去摄影棚的时候,母亲一唤就醒,手脚利落地穿戴好行装,精神抖擞地随父亲出门,拍戏从不迟到。但是作为学生的他,却是个顽劣少年,上课不听讲,课下不读书,经过多次退学转校后,才勉强读完初中。

  当时的李小龙在电影中也总是扮演一些问题儿童或是问题少年,举止随意,玩世不恭,神情动作上已经颇具后期李小龙独具特色的表演风格。

  十八岁赴美之前,李小龙在香港参演22部粤语电影,曾用过的艺名还有“李龙”、“小李海泉”等。评论界已经称其为演艺天才

  早期的李小龙并未演过功夫电影,相反,倒是演了很多文艺片。

  十八岁,李小龙进入圣芳济书院读高中

  这个时期的李小龙是个标准的时尚青年,一大爱好是交女朋友。

  另一大爱好是摩托车。还有一个爱好是跳舞。李小龙是1958年全港恰恰舞公开赛的冠军

  那时香港的报纸,虽然连篇地报道了李小龙暴毙的花边新闻,但死亡的经过情况则大致循着嘉禾电影公司的董事长邹文怀最初对记者的说法:

  “他原约定李小龙于昨日(7月20日)下午5时半,与到香港的澳大利亚演员佐治.拉辛比一起在尖沙咀金田中餐馆吃晚饭,但等候多时仍未见李至,于是致电李家,李接电话,谓感身体不适,须稍睡一会。但久久不见李至,邹文怀与佐治.拉辛比在金田中餐馆共进晚餐后,于下午6时独自驱车抵达李小龙寓所,其妻谓李小龙不大妥,叫之不醒。于是通知医生,稍后私家医生亦至,以诊治后,认为病情严重。7时许,首先在九龙塘浸信会医院订下了一间病房,准备送李小龙入院,但经该私家医生详细检查后,认为情况非常严重,于11时径送往伊莉莎白医院救治......但延至深夜11时半,李已证实不治,至于其死因,他亦莫明,有待解剖。”

  此人以中国功夫的特色出现.给与我们极大的视觉.让我们对中国功夫更加热爱

  1973年7月20日晚上在影星丁佩家中晕倒送医院
  不治身亡,享年32岁零8个月

  特立独行,卓而不群。
  70年代,一个年轻人自信可以震惊世界,虽然人们并不相信。后来,他真的做到了——用了四部半的电影。这个年轻人,就是李小龙。
  李小龙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结束。无论时光怎样流转,都绝不会再有第二个集哲人与武者于一身的功夫明星了。
  李小龙以凌厉潇洒的腿法和出神入化的双节棍将空手道家们一个个击倒。然后把“东亚病夫”四个字撕下来,“告诉你们,中国人不是病夫。”李小龙扬长而去,一个民族英雄的形象就此塑造。
  这便是《精武门》的经典画面,这便是深深留在人们印象中的永恒的李小龙形象。
  英文名布鲁斯·李(Bruce Lee)。
  1940年11月27日,李小龙在美国三藩市诞生,父亲给他起名叫李振藩,希望他有一天能够名振三藩市。李小龙幼时身体瘦弱,为使身体强壮,7岁时便开始练习太极拳。13岁,李小龙开始跟随名师叶问学习咏春拳。他先后练习过洪拳、白鹤拳、潭腿、少林拳、戳脚等拳种,为后来自创截拳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岁时,李小龙离开父母、师傅,孤身来到美国,考入华盛顿州立大学哲学系。进入大学就读以后,他除了学习外,把精力都放在研习武术上。1964年,在加利福尼亚州举行的全美空手道比赛,年仅24岁的李小龙横扫所有选手取得桂冠。
  李小龙热爱武术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经过精益求精的潜修苦练,他的功夫日益娴熟,达到很高的境界。除了精通各种拳术外,他还擅长长棍、短棍和二节棍等各种器械,研习气功和硬功,并且从实战出发,以中国武术为基础,吸收西洋拳、空手道、跆拳道、泰国拳等技击术的优点和特长,总结多年的经验而自创了一种拳术——截拳道。
  回到香港的李小龙迎来了他龙腾虎跃的演艺事业。1971年主演《唐山大兄》,创下香港自1840年开埠以来的最高电影票房纪录:310多万元港币。他以他在片中打斗的实战风格一夜间蹿红整个东南亚,掀起东南亚地区的武术热潮。
  1972年主演《精武门》,再创440万元的票房佳绩。“李小龙式”打斗动作在此片公映后被人们认可,而他凝视敌人的犀利眼神和打斗时的怪叫也在此片后成为他的“注册商标”。也是在该片中,小龙第一次使用两节棍,并被誉为“李三脚”。李小龙以凌厉潇洒的腿法和出神入化的双节棍将空手道家们一个个的击倒。然后把“东亚病夫”四个字撕下来,“告诉你们,中国人不是病夫。”李小龙扬长而去,一个民族英雄的形象开始出现。
  同年底,李小龙自编、自导、自演并任武术指导,全面展现李小龙电影才华的影片《猛龙过江》刷新《精武门》的票房纪录,首轮放映便狂售530多万元港币。李小龙在片中的打斗自由无羁,收放自如,并将其“以无法为有法”的截拳道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说《猛龙过江》奠定了李小龙国际巨星的地位,那么1973年与好莱坞合作拍摄的又一部力作《龙争虎斗》则奠定了小龙国际巨星的超级地位。《龙争虎斗》使李小龙跻身于世界顶尖明星之列。李小龙也向全世界宣扬了他的哲学思想。“不是思考,而是一种直觉。”李小龙就是一种直觉,想到了就去做,绝不会去想什么后果。这一点上,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李小龙终于如愿以偿地实现了使中国演员在好莱坞重要影片中获得主演地位的夙愿,使美国人重新认识了中国功夫、重新认识了中国人。
  1972年深秋,李小龙在完成《猛龙过江》后不久,便开始构思、投拍新作《死亡游戏》。正当李小龙雄心勃勃、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却于1973年7月20日在香港骤然逝世。
  李小龙生于美国三藩市,长于香港,在美读了大学,最后又回到香港,他就这样游走于两种文化之间,也许是这样的经历使他最后突破了形式的束缚,创立了以无法为有法的截拳道。
  李小龙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对现代技击术和电影表演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主演的功夫片风行海外,中国功夫也随之闻名于世界。许多外文字典和词典里都出现了一个新词:“功夫”�Kung fu�。在不少外国人心目中,功夫就是中国武术,李小龙也成了功夫的化身。
  他就像一道流星,生来就是为了闪耀。人的一生是不能用长短来衡量的,李小龙的人生是完整的

回答(2):

李小龙电影全集影片简介:
精武门
猛龙过江
龙争虎斗
唐山大兄
死亡游戏
死亡游戏2死亡塔
毫无疑问,李小龙是一个天生的巨星,一个传奇中的传奇。 尽管过世已久,李小龙依然是功夫代名词,即便红透整个世界的成龙都很难超越。他的才华,他的正气,他的辉煌,都已成为一份无法拷贝的神话。三十二岁、五部电影,足以令璀璨的流星黯然失色,不知何时才会有人另写这样一份东方传奇。
李小龙电影全集

最近几日努力奋斗,迅速看完六部头的李小龙全集.动作片虽简单易懂无甚太大感悟,但看了李小龙的精彩演出,真男人也!心中难免热血沸腾.故撰此文,以示纪念.

《唐山大兄》,李小龙第一部主演的动作片。比较他后面的作品,有很大的不足,但却开创了一代宗师的辉煌。片子中的武打场面明显没有后面几部精彩和宏大,但李小龙招牌式的飞腿已经初露端倪。

《精武门》前文已专门分析过,不再重复。

《猛龙过江》,李小龙首部自编、自导、自演的力作《猛龙过江》,做为李小龙的代表作,无论是影片的精彩程度还是星光度都显得异常璀璨。里面好多位反派都是各派别的武术冠军客串。尤其与国际空手道冠军NORRIS的最后一战,堪称颠峰对决。从出招的速度还有变化上,两人都配合的非常的默契。李小龙饰演的香港仔,再次在外国人面前展现了博大精神的中华武术,痛殴意大利黑帮,令国人扬眉吐气。

《龙争虎斗》,李小龙最后一部完整的代表作,风格有点偏离传统的李小龙路线。没有前几部特有的宏扬民族精神,李仅仅是作为一名探员去完成警方交给的任务。在进军好莱坞的过程中,终归是受到了它强大的影响。细想成龙、李连杰等也均如此,拍的片子虽然依旧动作绚丽、精彩刺激,却少了原来在国内所特有的味道。直到成龙去年重新在港拍摄《新警察故事》,我们才看到一个久违的成龙和一部久违的成龙电影。

《死亡游戏》是李小龙的遗作。未拍完本片他就猝死在绯闻女演员于佩华(应该是这个名字吧)的家了。因为他的死,所以本片也与他原来的想法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李小龙的宏大构思是把世界上最棒的功夫家和最出色的运动员集合在一块,打造一部前所未有、阵容浩大的功夫片。为此,他特地从美国请来了自己的两位好友兼高足:“菲律宾棍王”丹·伊鲁山度和NBA篮球巨星“天勾”贾巴尔;同时又从韩国请来了合气道金带宗师池汉载,再加上香港武打影星田俊和陈元,众星联手,拍摄了全片的最后高潮打斗戏——勇闯五层高塔部分中上面三层的打斗场面。在第五层无名殿,也是最难的一关,由身高2.23米的NBA“天勾”、黑巨人贾巴尔把守。而身高只有1.72米的李小龙在最后一关飞腿踢倒最后的“黑巨人”、身高2.23米的贾巴尔,成为这部未完成的影片中最经典的镜头之一。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才发现原来李小龙和贾巴尔还有着如此深厚的情谊。但本片受李小龙促死的影响,起用了替身来完成本片的工作。影片补拍完成后,为了迁就替身的表演,将影片情节全部改变;并把拷贝带回好莱坞巧加编辑,将李小龙生前影片中的大量面部特写镜头穿插在替身所拍的段落中,但对电影的连贯性还是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且缺少李小龙的表演,替身无论是从动作的难度和流畅来说,都显得差一截。动作的速度明显不行,甚至没了李小龙招牌式的赤膊舞双截棍。很多时候刻意的剪辑李小龙别的戏里的镜头,显得非常的突兀。

《死亡之塔》,小时候曾经看过,依稀记得片中的场景,但对具体的名字早已忘却。今次看着影片,突然很惊讶自己心中对有些细节还是如此熟悉。特别是当我看到那个死亡谷还有那个城堡时,我突然记起了大部分的东西。少时的回忆有时候是如此的真切和逼真。里面有很多镜头也是用李小龙早期的作品替代或者影象合成,但画面依旧不自然,有时候人死了就让他安息吧。永远的活在人们的心中,也不失为一种完美的结局。幸好只是将李作为片子的引子,主角还是扮演他弟弟的唐龙,所以在后面的剧情开展上还是蛮流畅的,少了《死亡游戏》时的牵强。

最后还想说两点。一是《死亡游戏》和《死亡塔》里都穿插了李小龙葬礼的真实画面。“一代宗师”“星沉艺海”等悼词也算是对一代宗师的尊敬吧。昔人已乘黄鹤去,依留神韵在人间。
二是看完了全部的六部电影,却没发现李小龙轻松打倒成龙的那场戏。可能走神了没看清吧。记得以前曾在博克上帖过成龙和李小龙打斗时候的那幅截图,这次没找到出处,甚是遗憾。

回答(3):

李小龙电影全集影片简介:
精武门
猛龙过江
龙争虎斗
唐山大兄
死亡游戏
死亡游戏2死亡塔

详细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7252404.html?fr=qr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