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立意有哪些?

安徽近几年中考作文立意有哪些
2024-12-05 07:35:3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从考纲来看,每年中考都不会出现很大的变化,今年情况也基本一样。总的来说,在普及高中教育的背景下,中考仍然是基础考核性的,难度系数大概在0。65-0。7。”程少堂表示,虽然中考不像高考那样以选拔性为主,但也会有一些“拉开距离”的题目。
比如,阅读题的两个题型,议论文或说明文阅读会相对简单,考核基本的阅读能力,但现代文学作品阅读会出现一些相对较难的题。因为文学作品意境比较“朦胧”,语言表达也比较含蓄,中心思想往往难以把握,所以往往能区分出不同考生的阅读能力。
程少堂介绍,古诗文阅读不仅是考核的重点,同时也是一个拉开差距的地方。古诗文的题目分值高达20多分,是整张试卷除了作文以外最高部分,考生往往只有答好这部分的内容,才能获得理想成绩。但考生也不必要过分紧张。因为这部分不考课外的内容,题目都是来自课本。
程少堂特别强调,古诗文名篇、名句背诵的考题有15分,分量很大,考生只要熟悉课本,把该背的都背了,而且会默写,就能够把分数拿到。这里丢分是非常可惜的。但是就以往中考评卷情况来看,相当多考生在这部分丢分多,丢分的原因要么是背不下来,要么会背不会写,出现错字、漏字、添字、颠倒字等错误。比如前几年中考默写题中就出现过许多让人忍俊不禁的答案,如什么“人比黄瓜瘦”、“江山美人如此多娇”、“酒翁之意不在酒”之类,都是由于读书不仔细造成的。
程少堂进一步表示,就最后一个月时间而言,课本内古诗文复习,是重中之重。
现在就要激活作文材料
谈到作文,程少堂表示,从经验来看,历年高考、中考的作文题,都不会太难,一般先要立足于让学生“有话可说”,不容易跑题,在此基础上让考生“愿意说”,即看到作文题后有写作冲动。最好的作文题还能做到让少数尖子生“说得好”。这样的题目就能拉开不同考生的差距。当然,中考作文题能出到第二个层次,即让学生看到题目后有写作冲动,就很不错了。至于能否出现既让学生“有话说”,又让学生“愿意说”,同时又让少数学生能“说得好”说出水平的作文题,那要看是否天时地利人和。
事实上,不管高考,还是中考,“思想深刻”是一篇优秀作文必须具备的。程少堂认为:“要体现深刻,就是要用辩证思维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论证观点或说明问题。”但他提醒,中考与高考也有所区别,高考作文更加“理性”,中考作文则更加“感性”一些,因此,中考倾向于鼓励学生写记叙文,而写好记叙文的关键是要把细节写好。
程少堂强调,由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限制,初中生逻辑思维发展不成熟,因此,中考作文过分要求思想深刻是不现实的,也会得不偿失。中考作文复习不要过分要求“重大意义”之类,能写出点“意思”就可以了,因为“有意思”往往就是“有意义”,而“有意义”不一定“有意思”。
现在考生应该怎样准备作文呢?程少堂认为,中考作文所涉猎的无非是三大部分———“人与自我”、“人与人或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现在考生可以回顾、整理一下自己在这些方面的素材积累,形成一个材料库。这样考试时,就能够得心应手,随手就可以拿来用,而不是下笔的关头才苦思冥想”。
程少堂强调:“素材尽可能是自己的亲身体验,而不是仅仅拿社会热点来做文章。”因为阅卷老师最头疼就是千篇一律的素材,“记叙文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议论文则要注意其基本结构和基本论证方法”。
不少老师和同学都认为,初中生生活单调,没有什么材料写好作文。程少堂认为这是一大误区。程少堂指出,作文,特别是记叙文,并不一定要写多大的事情,一些生活细节、感悟、体味也能成为好的题材,古今中外许多经典文章写的都是鸡毛蒜皮,把鸡毛蒜皮写得动人,就是好文章。
考生备考注意回归课本
离中考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程少堂建议,前期的复习,考生已经丢开课本很久了,对课本的内容产生了陌生感,所以有必要回归课本。回归课本首先是古诗文,巩固好这部分内容很重要,尤其是平时语文成绩不太好的同学。
其次,回头温习教材上一些经典的记叙文、议论文,从中学习写作方法。再回头温习感觉可能不一样了。就记叙文来说,比如朱自清的《背影》等,仔细揣摩,对作文有益。
复习中学会关注社会,聚焦热点
谢一凡南都学习智库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复习要分清主次,学会放弃
“目前初三年级的复习已基本完成了第一轮以课本为主的全面系统的基础知识复习与第二轮以专题强化训练为主的关键性复习任务。眼下,是考前的第三轮复习———综合训练和模拟考试阶段。”南都学习智库专家谢一凡对目前中考考生面临的复习状态进行分析后,提示考生可在综合训练与模拟的阶段,注意以下技巧。
复习要分清主次,学会放弃。很多学生在最后一周仍旧沉迷于题海战术,对此谢教授这样劝告学生:不要身陷令人眼花缭乱的众多资料中而不能自拔,不要完全沉迷于题海中而找不到彼岸,导致偏离方向。考前一个月时间的复习要更侧重宏观,注重知识体系的特点,突出主干,而不是一些零碎的知识,“当然不是说不再去做试题了。”谢一凡教授这样补充,“做题要一点,应试技巧是有连贯性的,做一些模拟题,限时训练,锤炼应试技巧,瞄准考试方向才是最重要的。”
复习中学会关注社会,聚焦热点。中考内容的有些科目不会远离热点,“如果想押中题目,抓好热点复习是必要环节”。但是谢一凡提醒考生在冲刺阶段的复习中,关注热点问题不是取得好成绩的唯一条件,同时必须分配足够的时间放在与教材的结合点上,提升综合运用能力。在课本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过程当中,首先要读懂材料或提炼材料,其次要整合、落实,把热点问题的核心内容与基础知识融合在一起,针对本年的热点对课本进行一次落实。
复习中要回归教材,查漏补缺。谢一凡认为,对于每个考生来讲,通过整个的中考总复习,纵横知识网络已编制完毕,今年的中考热点、社会焦点也已了然于心,可以说知识准备已经基本就绪。“到了冲刺阶段的此时,需要同学们将所学的知识‘内化’,根据自己的思路将知识系统地梳理一遍。”他推荐大家要重新回归教材,同时要温习错题,查漏补缺,以达到知识升华,能力升级。具体该怎样做呢?“这一阶段,重新阅读过去做过的各种练习题和考试卷是查漏补缺的最佳途径。对过去做错的题目认真研究,找到自己知识上的漏洞、思维方式上的偏差、解题规范上的疏漏、错误集中点等,以此作为训练重点。”
从认真审题开始提升应考“战术”
考试的应试技巧是靠在过往的多次测验中慢慢积累的,谢一凡提醒大家:调整情绪最重要。进入考场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急于做题,而是调整、稳定自己的情绪,最好是做个深呼吸运动。稳定情绪后,考生最好把整个试卷从头至尾浏览一遍,试卷的难易度如何、能得多少分,心中已经基本有数,认真排列答题顺序,答题时坚持先易后难原则。这样,能够保证自己答题过程平稳、快速、高效,不留遗憾。
谢一凡特别指出的是“审题”环节,他认为:“知识是基础,审题是关键,方法、技巧是保证,这是解题的三个要素。”他解释说,审题不清、判断不准、解题不规范是很多考生的软肋。在审题能力上,要养成仔细审题的好习惯;注意命题设问的指向性要求;学会读懂材料中的显示性要求和隐性要求;能够读懂数据、图表、漫画中所包含的信息;做主观题时,要有层次,分段写答案;做客观题时,要多层次地分析论述;观点和材料结合中要注意准确运用术语和关键词。
“性格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什么是细节?谢一凡总结了以下几点: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按要求答题;在规定区间内答题;答题要完整,如作文一定要坚持写完;注意表达、关键词、基本术语、基本概念等。
紧握老师的手,自信心增强
谢一凡坦言,经过三轮的中考复习,学生的知识结构已经形成,考试的时候不完全是知识掌握上的竞技,也是学生在心理上对自己的考验,“所以调整心态、树立信心尤为重要”。
解铃还须系铃人,学生考前的压力最根本的需要学生自己去调试化解,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做好必要的应考心理准备,努力摆脱烦躁、焦虑、效率低等困境,而谢一凡推荐的方式就是:“多主动与老师交流沟通。”老师常年从事教学,他们看待学生学习或者心态问题的视角与学生是不同的。如果遇到心里过不去的坎,应该主动去“握住老师的手”,也许你所焦虑的问题会迎刃而解。

回答(2):

活与亲情,主题二、校园生活与友谊,主题三、人生理想与成长,主题四、往事回忆与品味,主题五、自然社会与人类。用这五大主题审题,简单高效。
1、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可以写主题一、二,分别写对亲情(母爱、父爱)、友谊的深刻感受及自我感情的“绽放”(你应该明白该词语的比喻含义),还可写在感受亲情或友谊后对它的“拥抱”。
提醒:必须有一个让你非常感动的“那一刻”。
2、在 中成长
可以写主题一、三,分别写在亲情(母爱、父爱)中、失败与挫折中的逐步成熟与坚强。
3、我的世界也很美丽
按主题分析法,“世界”可理解为家庭、学校班级、自我成长,选其中之一来写即可,也可合并在一起来写成复合主题(多个主题合为一篇作文),但需按主题一、二、三的顺序安排。
4、我是你的依靠
“我”自然是写作者,有三种写法。
第一,写“我”是父母的依靠,比如承担部分家务劳动、为父母排忧解难,长大后反哺父母等。第二,写“我”是朋友的依靠。第三,写“我”是社会中某个孤苦、弱势者的依靠。
5、震撼心灵的
主题一、二、三都可写,但要达到题目中的“震撼”级别恐怕比较困难。所以我建议写主题五,比如最近的雅安地震,包括地震的破坏、当地的应急措施、国家集全国之力的救助、感人的个体等,重点是第三点。
6、《这是令人振奋的消息》材料
科学:神舟系列发射成功、嫦娥登月计划、蛟龙号深潜成功
体育: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2012年伦敦奥运会取得优异成绩
军事:辽宁号航母正式服役入列、歼20试飞
文化: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开办、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经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