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5并非抄袭苏33,性能与美国f18不相上下
j15舰载机的气动布局的几个特征,他是一个三翼面的战机,通常的讲飞机的常规布局是指机翼、尾翼两翼面的布局,而这架战机是常规布局加鸭翼构成三翼面布局(鸭翼,机翼,平尾),它不但仍能保持近距鸭翼脱体涡对机翼有利干扰,而且三翼面同时操纵提高了操纵效率,减小了配平阻力,并且三翼面布局对于实现飞机直接力控制及保证足够的低头恢复力矩,改善大迎角特性,提高最大升力。
三翼面的优点是:翼面布局允许最小的配平诱导阻力有比常规布局更大的移动范围;机翼的抗扭盒段、后压力舱和主起落架都连在飞机的基本结构上,减少了结构重量,气动载荷分配更加合理,减轻了机翼上的载荷也减少结构重量。
三翼面的缺点是,三翼面飞机在高速和小迎角时的阻力比正常布局大,以及稳定性变化的幅度较大(因增加前翼使零升阻力和重量稍有增加)。
这样三翼面有利于舰载机顺利起飞,因为他提高升力,还减轻结构重量,也是有利于起飞,和更多的载弹量。
还有双发,可以肯定的说这是太行改,因为我们这方面的实用经验基本成熟,用舰载机就是用相对成熟的技术,否则战机要是新技术用的太多就不好掌握和操纵了,也不符合战机的设计原理,一般战机新技术最多不会超过20-30%,一般15%就应该算是一架新战机。
我们用太行改还有一种可能是太行的发动机核心机是美国卖给我们的技术,是上世纪80年代和平典范给我们的,我们在消化吸收创新并参考美国军机标准后,才研制的太行,而且可巧的是太行的核心机与大黄蜂的核心机来自于的一个,这就决定了我们舰载机j15不是采用的是苏33标准,可以说是和大黄蜂的标准的不相上下,因为你要是和大黄蜂空战的话,没有一定相匹配的动力支撑是不行的。
歼-15是中国参考从乌克兰获得苏-33战斗机原型机T-10K-3以国产歼-11战斗机为基础进而研制和发展的单座双发舰载战斗机。歼-15研制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承担。歼-15在世代划分上属于第四代战斗机改进型,即第四代半战斗机。
歼15就是仿制的苏33,当时我国从乌克兰购买了一架苏33原型机,我国本身有苏27的体系,歼15可以说是苏33的升级改进版,航电火控都提升了,优于苏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