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军营中的职位

2024-10-30 11:37:4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元帅 唐代设有元帅、副元帅等战时最高统帅,宋有兵马大元帅,元有都元帅、元帅。
  将军 春秋时晋国以卿为将军,战国时始为武官名,汉代将军名号颇多,魏晋南北朝更繁,隋唐以后历代皆设有将军官
  名。
  校 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统带一校之官称校尉。汉武帝初置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等八
  校尉,为专掌特种军队的将领,其地位略次于将军,后通称将佐为八校。晋武帝时设有军校,为任辅助之职的军
  官。清代有步军校、护军校等官职。
  尉 春秋时晋国上中下三军皆设尉,秦汉时太尉、大尉、中尉地位颇高,以后带尉字的官员地位逐渐下降。唐代折冲府
  以300人为团,团设校尉。明清时的卫士和八九品阶官称校尉,清代七品官中有正尉、副尉。
  士 夏商周三代,天子、诸侯皆有上士、中士、下士之官,是卿大夫以下的低级官职,秦以后间有袭用古制而以上、
  中、下士为官职者。 武官的品级及职务如下:

  品 级 官 职
  ------------
  正一品 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 将军,督统,提督
  正二品 副督统,总兵
  从二品 副将
  正三品 参将
  从三品 游击
  正四品 都司
  从四品 城门领
  正五品 守备
  从五品 守御所千总
  正六品 门千总,营千总
  从六品 卫千总
  正七品 把总
  从七品 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外委千总
  从八品 委署骁骑尉
  正九品 外委把总
  从九品 额外外委
  唐代有你说的大将
  唐代军衔
  骠骑大将军 从一品 辅国大将军 正二品 镇军大将军 从二品
  冠军大将军 正三品上 怀化大将军 正三品上 怀化将军 正三品下
  云麾将军 从三品上 归德大将军 从三品上 归德将军 从三品下
  服绯色,金带,(金夸)十一。
  忠武将军 正四品上 壮武将军 正四品下 怀化中朗将 正四品下
  宣威将军 从四品上 明威将军 从四品下 归德中朗将 从四品下
  服浅绯色,金带,(金夸)十。
  定远将军 正五品上 宁远将军 正五品下 怀化朗将 正五品下
  游骑将军 从五品上 游击将军 从五品下 归德朗将 从五品下
  服深绿色,银带,(金夸)九。
  昭武校尉 正六品上 昭武副尉 正六品下 怀化司阶 正六品下
  振威副尉 从六品上 归德司阶 从六品下
  服浅绿色,银带,(金夸)九。
  致果校尉 正七品上 致果副尉 正七品下 怀化中侯 正七品下
  翊麾校尉 从七品上 翊麾副尉 从七品下 归德中侯 从七品下
  服深青色,(金俞)石带,(金夸) 八。
  宣节校尉 正八品上 宣节副尉 正八品下 怀化司戈 正八品下
  御侮校尉 从八品上 御辱副尉 从八品下 归德司戈 从八品下
  服浅青色,(金俞)石带,(金夸) 八。
  仁勇校尉 正九品上 仁勇副尉 正九品下 怀化执戟长上 正九品下
  陪戎校尉 从九品上 陪戎副尉 从九品下 归德执戟长上 从九品下

回答(2):

你可能对古代【将军】这个称呼的概念存在误解,以明朝军事卫所制度为例:军中五品以上的武官不分品轶和职务的高低都可以称呼为将军,各省设都指挥使司有都指挥使(正二品)、都指挥同知(从二品)、都指挥佥事(正三品)等官。一卫统辖五个千户所,兵员5600人;卫的指挥机关叫“指挥使司”,设正三品指挥使一人,正三品指挥同知二人,从三品指挥佥事四人,正四品卫镇抚二人,从五品经历一人,从七品知事一人,正八品吏目一人,从九品仓大使、副使各一人,各司其职,逐级负责。一个千户所下辖十个百户所,兵员1120人;千户所设正千户一人,正五品副千户二人,从五品所镇抚二人,从六品吏目一人。一个百户所下辖两个总旗,兵员112人;百户所设正六品百户一人,从六品试百户一人。总旗下辖五个小旗,兵员56人;小旗管辖10名士兵。

回答(3):

骠骑大将军 从一品 辅国大将军 正二品 镇军大将军 从二品
冠军大将军 正三品上 怀化大将军 正三品上 怀化将军 正三品下
云麾将军 从三品上 归德大将军 从三品上 归德将军 从三品下
服绯色,金带,(金夸)十一。
忠武将军 正四品上 壮武将军 正四品下 怀化中朗将 正四品下
宣威将军 从四品上 明威将军 从四品下 归德中朗将 从四品下
服浅绯色,金带,(金夸)十。
定远将军 正五品上 宁远将军 正五品下 怀化朗将 正五品下
游骑将军 从五品上 游击将军 从五品下 归德朗将 从五品下
服深绿色,银带,(金夸)九。
昭武校尉 正六品上 昭武副尉 正六品下 怀化司阶 正六品下
振威副尉 从六品上 归德司阶 从六品下
服浅绿色,银带,(金夸)九。
致果校尉 正七品上 致果副尉 正七品下 怀化中侯 正七品下
翊麾校尉 从七品上 翊麾副尉 从七品下 归德中侯 从七品下
服深青色,(金俞)石带,(金夸) 八。
宣节校尉 正八品上 宣节副尉 正八品下 怀化司戈 正八品下
御侮校尉 从八品上 御辱副尉 从八品下 归德司戈 从八品下
服浅青色,(金俞)石带,(金夸) 八。
仁勇校尉 正九品上 仁勇副尉 正九品下 怀化执戟长上 正九品下
陪戎校尉 从九品上 陪戎副尉 从九品下 归德执戟长上 从九品下
编辑于 2016-02-20

回答(4):

热心网友 最快回答
中国古代军队编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基本的固定编制规模逐渐缩小,越到后来,千人以上的部队就越是习惯于采用临时组编的办法来编成。
1、什伍之制
5进位以及10进位制是人类普遍采用的记数方法,因此也很早就用来计算并编制士兵。中国古代军队的基本编制单位就是一五一十点数的“什伍”之制。另外古代展开军队作战时往往会排列左、右两路或左、中、右三路的阵势,由此影响到军队有时要采用2进位或3进位(包括其倍数)的编制。
出土的商代墓葬遗址中,殉葬人大多是10人一排,墓外的殉葬坑一般也是10人一组,
陪葬的铜兵器往往也是10件为一捆,或许当时已经有了“什”的士兵编制。有人认为甲骨文中的“行”字也就是10个“什”,由“百夫长”指挥;10“行”编为“大行”,由“千夫长”指挥;作战时习惯按照左、中、右各一个“大行”来排列阵势,投入战斗的3个大行就称之为“师”,是商代最基本战略单位。据说商王亲自率领的“王师”就是由3个“师”组成。不过根据安阳一个商朝墓葬出土的战车来看,却是5辆一组,前三后二,每辆有3套作战武器,说明每辆有3名士兵;另外前面又有3个殉葬坑,每坑殉葬5人,看来应该是为前面3辆战车提供勤务的徒役。另一处车马坑则是集中埋葬了25辆战车。据此推测,再结合一些史料的记载,商代的战车编制是实行5进位制的。5辆一队,5队、25辆战车组成的战斗单位由“马亚”指挥;而出动100辆战车时的指挥官叫“多马亚”;一次出动的战车如果超过了二、三百辆,就要由商王亲自指挥了。
一般认为商代开创的这种什伍之制后来被周朝继承。周武王伐纣发布《牧誓》就提到“百夫长”、“千夫长”。而周代的军队也是以战车为核心,1辆战车及其配属的步兵合称“乘”,是最小的编制单位。乘战车的甲士是3名,至于配属的步兵究竟有多少,众说纷纭。按照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司马法》一书的说法,每乘是甲士10名(3名上车作战,7名在车下作战),徒役20名。但也有人认为20个徒役中只有5名承担养马、炊饮,另外15名也参加战斗。比较一致的说法是每5乘编为1队,由仆射指挥;每两队(10乘)由“官”指挥;每10队(50乘)编为“卒”,由“卒长”指挥;每2卒(100乘)编为“师”,由“师氏”指挥。周代仍然以“师”为基本单位,但师的数量逐渐增加,据说西周有14个师。
春秋时期军队中步兵比重逐渐增大,根据蓝永蔚《春秋时期的步兵》一书的研究,认为这一时期每乘步兵从25名逐渐增加到50名、75名,而楚国军队每乘步兵为100名。西周时作战在排列阵势时一般将参战部队分为左、中、右3个集群,号为“三军”,并按照集群的战术重要性又称为上、中、下军,而以总指挥所在的中军地位为最高。春秋时期各国之间战争频繁,这种战术单位逐渐固定,成为“师”以上的又一编制单位。各个诸侯国编成的军数目不同,有的有3军,有的有4军,有的有6军。军所隶属的战车以及士兵数量并不完全一致,一般来说在200乘上下。步兵逐渐在独立作战中也形成了新的编制,据《国语》记载吴国步兵的编制,为10进位制的:10人为队,10队为行,10行为旌,10旌为军。
战国时期步兵成为主力,各国编制不尽相同。据《周礼》(一般认为该书反映的是儒家理想中的国家制度,其中有一些是成书时的制度)的说法,步兵每5名编为“伍”,由伍长指挥;5个“伍”(25人)编为“两”,由“两司马”指挥;4个“两”编为“卒”(100人),由“卒长”指挥;5个“卒”编为“旅”(500人),由“旅帅”指挥;5个“旅”编为“师”(2500人),由“师帅”指挥;5个师编为“军”(12500人),由“军将”指挥。而《尉缭子》的说法,可能是魏国的步兵编制:5人为伍,10人为什,50人为属,100人为闾。《商君书》提到的可能是秦国的步兵编制,则5人为伍,50人设“屯长”,500人设“五百主”,1000人设“二五百主”。骑兵的编制应当与此相近。
总的来看,早期步兵都以5人为战斗单位。据《司马法》一书,5人分别使用弓、殳、矛、戈、戟,成纵队战斗队形时,短兵器在前、长兵器在后。5个伍排列成一个方阵“两”,两司马为甲士,居中担任指挥。看来这种步兵战术与基本编制配合得很好。
秦国实行全民皆兵,索性将成年男子一律称之为“士伍”。平时按照居住地点就近编伍,由各郡的郡尉、各县的县尉负责训练,警备治安。大规模征发参战时,就由郡尉、县尉率领上前线。
参战时由朝廷任命的统帅进行实行战时编制,委派若干“将军”分领几个作战集群,集群下将各地征发的士兵按其地域集中编制为某一战斗部队,号为“部”,由朝廷委派的“校尉”指挥;部下分为若干个(一般也应是5进位制)“曲”,约1000人,由“军侯”指挥;曲以下按平时基本编制,整编为伍(有伍长)、什(有什长)、队(50人或100人,有队率)、屯(500人,有屯长)。另外每一级军官都可支配约占编制10%的另编人员为随从亲兵,担任警卫、通讯等特别战地勤务。
汉代军队编制沿袭秦代。按照战时编制的常备军逐渐固定,以部为基本单位。部由校尉指挥,因此部有时也称“校”。校尉出缺由军司马代领。东汉时直属朝廷的北军“五校尉”部队称之为“五营”,每营应该相当于过去的部,但编制定额仅千人左右。校尉的级别相当于郡尉(比二千石),军侯相当于县尉(比六百石),屯长、队率相当于县吏(比二百石、百石)。以下的什长、伍长不算官。部以下的编制不固定,根据任务各有几个“曲”;而部以上的编制也不固定,由朝廷根据战略方向、战役任务委派的将军,指挥根据该任务而组编的几个部,构成一支某个战役或战略方向的兵力,有时就称军。将军的指挥部由于要在野地宿营搭建帐篷而称之为“幕府”,朝廷往往给予相当大的人事权力,允许临时任命幕府官员,因此将军出征也就叫做“开府”。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军队的基本编制情况相当混乱,史籍的记载也不明确。总的趋势是部、曲的地位日益下降,成为将领的随从亲兵,其中大多数都是将领的奴仆,没有人身自由,最后部、曲联称,成为法律限定的一种贱民。而将军越封越滥,所领的“军”的员额不断缩小。
西晋时每一军编制仅1500人左右,而东晋时将军踔脸晌?墓俚某坪拧D铣?跛问苯??哟笾卤嘀莆??⒋保▃huang,原义为军队的旗帜)、队3级,队以下仍为传统的什伍之制。队约有200人上下,设“队主”;若干队合为幢,设“幢主”;一般3幢合为军,1军约3000人。军以上无固定编制,由朝廷临时任命“都督”或“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