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早的姓氏是什么?

2024-10-31 04:17:5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据古文献记载,中国最早的姓是风姓,最早的氏是伏羲氏、神农氏、女娲氏等。在中国商周时期,姓与氏是有区别的。至秦汉时期,姓和氏合二为一,互为称呼,或称姓,或称氏,并以父传子的模式代代相传,两千多年来没有变化过。

《中国姓氏大辞典》 中收录的汉字姓氏多达23813个,但中国人最常用的还是李、王、张、刘、陈、杨等常见姓氏。据专家研究,中国100个常见大姓约占中国总人口的85%,他们在各地的分布有规律且决定了各地总人群的遗传组成。

据姓氏研究专家考证,华北是中国姓氏起源的中心地带,当代中国100个最常见的大姓中有32个大姓分布的重心在华北地区,其次是华东和华中地区。

扩展资料: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有趣的是,这七件事也是七个姓氏。

盐姓源自春秋时齐毋盐邑大夫之后;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古时掌管盐池的人的子孙,后来以盐为氏。今江苏、四川等地有分布。

茶姓源出多头:一种是说炎帝葬于茶陵,后来便有了茶氏;第二种来源,是说齐太公之后有茶氏;第三种是说明、清时云南大理府保山县鲁掌土千总为茶氏,系彝族。今云南、浙江、台湾等地有分布。

醋姓有三个来源:

一是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馈食礼祭司醋人,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

二是源于地名,出自隋、唐时期新郑醋沟,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三是源于世称,古代贫寒的读书人俗称“醋大”,属于以社会世称为氏。

关于第三种说法还有一个传说,据说古时有一位终生不得志的文人,以“醋大”谐称自己,称醋大氏,并作为自己后裔的姓氏,以戒“读书无以为益”,遂成一支醋氏,世代相传至今。今陕西、江苏、山西、四川、河南、重庆、台湾等地,均有醋氏族人分布。

姓氏研究专家认为,由于中国姓氏由父系世代传递,类似于人类Y染色体的遗传,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众多的小姓、奇姓、罕见姓不仅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有的还保存了一份独一无二的Y染色体遗传。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多一个姓,不仅是多了一份家族史、文化史,更多了一部基因史。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揭秘中国罕见汉字“小姓”:十字姓 调料名称也当姓

回答(2):

中国上古时期著名的八姓:姬、姚、妫、姒、姜、嬴、姞、妘。

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三语》中胥臣解释说:“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

惟青阳与夷鼓同己姓。

后来的五帝少昊、颛顼、喾、尧、舜以及夏禹、商族的祖先契、周族的祖先农神后稷等,都是黄帝的后代。

扩展资料:

中国姓氏文化历经了五千年始终延续和发展着。

姓氏一直是代表中国传统的宗族观念的主要的外在表现形式,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国家统一上曾起过独特的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历史悠久的姓氏文化和传统独特的中国谱牒学,不但在社会科学中得到了发展,而且在生命科学中也得到了重视和应用,并已经形成了中国资源特色的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学。

通过各种姓氏在不同人群中分布,来探讨人群的遗传结构、不同群体间的亲缘关系、以及人群迁移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姓氏

回答(3):

  欧美各国的姓氏大多源于中世纪,极少数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帝国时代。中国人的姓氏起源于上万年前对风、云、雷等的崇拜。女娲、伏羲为风姓,神农之后为雷姓,黄帝以云为官,有云姓。由于后世众多姓氏都是最早的祖姓依不同地域和事迹的分化衍生而成,万姓归宗,可以说中国人的姓氏都出于华胥氏之后,同属炎、黄子孙。
  秦朝以前,姓和氏有不同的含义。姓字的古字是由“人”和“生”组成的,意即为人所生,因生而成姓。氏的本意为木本,即植物之根。
  商周以前,姓用以区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说。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贱者有名无氏。同姓不可通婚,同氏而不同姓者,可通婚姻。
  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已趋于湮没。司马迁所作《史记》正式把姓氏连用而不再加以区分。
  中国最早的姓都带有“女”字,如姬、姜、妫、姒等,可以由此推断姓形成于母系氏族时期。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确定的姓不到30个,大多数都从“女”旁。在“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时代,流传下许多“圣人无父,感天而生”的故事。如女娲感受绚烂虹光生下颛顼,华胥履人足迹而孕伏羲……。夏、商、周的始祖也是其先母吃下车前子(大禹)、燕子蛋(契)或履践熊迹(后稷)得来的神胎。在我们得知黄帝轩辕氏、姬姓,炎帝列山氏、姜姓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已同时被告知,姓是依据母系血缘在更早确立下来的谱系,而父系社会的成形,则是以氏所标出的血缘谱系越来越盛大为标志的。
  相对于更早的母系而言,因地域分化(从赐封地地名、国号得氏,如赵、郑)、职业分化(因长于某种技业得氏,如陶、张、巫、卜)、官位分化(因官位得氏,如司徒、史等)、或其它种种世俗业绩的分化而表现出来的“氏”,起初也许不过是在标明独特的地域、独特的职官或技能,标明某个获得氏称的个人不同凡响的事绩、经历、声望和地位,与“姓”的共同血缘并不相干。但贵而有氏的这些英雄们的后代则可能从此找到与祖姓有所不同的一脉血缘的一个新的命名,继而以氏命姓,以氏代姓。
  原始的以母系的生殖为标志的血缘谱系向父系以英雄业绩及其发生地为标志的血缘谱系的转化(炎、黄二帝),是姓分化为氏,氏历久而成姓这一历史循环的第一个转折点。如果说最初的姓总是在标示出某种母系或父系的更古老血缘,那么“氏”,则是此一血缘(姓)中的杰出人物以自身的某种世所公认的事迹或历史因缘(避讳、赐姓等等)从此分别出血缘支系,让子孙在此一支系内单独标出其血缘谱系的一个个历史事件。所谓以氏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贫贱者有名无氏,不过是在说,大多数在历史上拥有过共同血缘的人都因为有名无氏而无声无息地消失,只有其中最杰出的人物会因为世俗的业绩或与之有关的值得纪念的历史事件而得到一个“氏”号,从而得以在同姓的血缘之流中通过标记出自己独特的子孙而成为一个新的姓氏。
  在先秦因复杂的努力而得到区分的“姓”与“氏”,到司马迁的《史记》里合而为一,实际上是姓以氏分,氏终成姓这一历史循环的一个自然结局。中国人姓氏由极少到极多的世代演进,正是身处在滚滚血缘洪流中幸免于沉沦的血缘英雄们不断累积的一个成果。
  可以说,一个姓氏就是一部英雄史诗。中国人总是会在一个独立的姓氏里,读到遥远而神圣的安身立命之据,读到某种不死的信念和值得记住的事绩。不管千里万里、何年何月,身在别处的炎黄子孙总是会以自己的姓氏为据回到与这个姓氏血脉相通的地方去认祖归宗。
  从黄帝“胙土命氏”开始,母系的生殖已不再是命氏的根据。后世姓氏的起源可大致归类如下:
  1.以居住地地名、方位、封国命氏。如赵、西门、郑、苏等。
  2.以古姓命氏。如任、风、子等。
  3.以先人名或字命氏。如皇甫、高、刁、公、施等。
  4.以兄弟行次顺序为氏。如伯、仲、叔、季等。
  5.以职官名称命氏。如史、仓、库、司徒、司寇、太史等。
  6.以职业技艺命氏。如张、巫、屠、优、卜、陶等。
  7.以祖上谥号为氏。如戴、召等。
  8.古代少数民族借用汉字单字为氏。如拓跋氏改为元、叱卢氏改为祝、关尔佳氏改为关、钮祜禄氏改为钮等。
  9.因赐姓、避讳改姓氏。如唐王胡赐功臣以李姓、朱明王朝赐朱姓。汉文帝名刘恒,恒性避讳改为常氏。晋帝祖上有司马师,师姓遂缺笔改为帅氏。
  10.因避仇杀改姓。如端木子贡后代避仇改沐姓,牛姓避仇改牢姓等。
  姓氏起源的形式多样,同姓异源或异姓同源的情况不在少数。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下流行的取父母双方单姓合成复姓的种种情况,也可能成为新的命姓方式。
  对古今姓氏数量,文献所载有较大出入。一个较为概括的统计是,古、今姓氏总量在1万左右,其中许多是今天已经没有人使用的姓氏。而中国人现在仍在使用的姓氏,其数量也远在1000以上。
  最早记述姓氏的专书是写成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世本》。《世本》也是世界上首部姓氏学专书。其后历朝历代有关姓氏源流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
  东汉时的《邓氏官谱》是中国第一部单一姓氏的族谱。至唐代贞观、开元之世,考叙姓氏源流的谱学渐成显学,到北宋形成前所未有的民间修谱高潮。至今影响甚广的《百家姓》即是北宋初年杭州一书生编成的蒙学读物。《百家姓》经增补后共收单姓414个,复姓60个。自北宋以降,民间私修谱牒成为中国古今著述史上的一大奇观。至民国年间,几乎每姓每族必有一谱,人人以入谱为终身大事。

回答(4):

1、脑筋急转弯答案:善,人之初,“姓”本善。2、实际上中国最早的姓已经无法考证,现在学界普遍认可且有考古学例证的是“姬”“姜”等姓。

百家姓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那么你知道中国人最早的姓氏是什么吗?下面咱们就来说说中国人最早的姓氏是什么。
01
1、脑筋急转弯答案:善,人之初,“姓”本善。2、实际上中国最早的姓已经无法考证,现在学界普遍认可且有考古学例证的是“姬”“姜”等姓。
02
同一个祖先繁衍的后代称为宗族。姓氏最早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因此姓氏的产生,标志着从群婚制到以血缘关系的婚姻制的转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03
姓产生后,世代相传,一般不会更改,比较稳定,而氏则随着封邑、官职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会有一个人的后代有几个氏或父子两代不同氏。姓氏与人名一起构成了一个人的姓名。
04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
中国上古时期著名的八姓:姬、姚、妫、姒、姜、嬴、姞、妘。

回答(5):

我国早期的姓氏都来自古老的传说。
最早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约在六七千年前的中石器时代晚期。在此前的原始社会时期,婚姻关系还很混乱,族群内部的群婚、兄妹婚和近亲婚留下了不利后代子孙健康成长的惨痛教训。后来,才逐渐实行与氏族之外的通婚习俗,即一族女子与另一族同辈男子成为夫妻的族外群婚制度。这种婚配形式使子女往往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在族外婚配中,为了便于氏族与氏族间的区别,各氏族开始为自己确立一个标记,最普遍的是以经常接触到的动物、植物或日用品的名称作为本氏族的称号,这种称号也作图腾或徽记。有共同标记的人都是同一氏族的成员,都出身同一母系祖先,有着密切的血亲关系。因此,氏族的标记、图腾和名称,便是我国最早一些姓氏产生的直接源头。
从以后的造字也说明我国最早的姓来自母系氏族社会的痕迹。如“姓”的造字属于会意,古形体是由“人”和“生”组成,意为人所生,因生而为姓。用“女”与“生”组合成“姓”字,意思是女子所生,生而有姓。
中国早期的许多姓,如明代学者郑晓考订出的“上古”八姓,即:姜、姬、妫、姒、嬴、女吉、姚、女云等的组成,也都带有“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