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336K(2H-S)*S/(lgR-lgr0)Q为基坑涌水量;r0为基坑范围的引用半径(m):r0=(r1+r2r+r3+r4+…+rn)1/n。
k为渗透系数(m/d):取综合渗透系数10m/d H为含水层厚度(m):主要为细砂层以上取6.5m 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m):根据施工经验取15m,群分别至基坑中心点的距离;S为基坑水位降深(m)。
工程±0.00标高为559.1m,勘察期间测得静止水位埋深2.30~6.90m,相对应水位高程552.69~553.30m之间,平均高程在552.74m左右。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场地地下水位丰、枯水期年变幅一般为1.50~2.00m。
结合场地地形地貌、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等,综合判定历年最高水位(抗浮设计水位)标高建议值可取555.00m。地下室施工对降水安全性要求较高,为满足施工要求,地下水位须降至基底0.5m以下。
扩展资料
在基坑范围内,当降水井把整个基坑范围内地下水形成包围下降到作业区底标高,整个作业区为干作业区,可开展施工。根据详勘资料和成都地区水文地质相关资料,计算参数选用如下:
1、开挖深度:作业区深度-7.6~-5.3m;
2、降水井管距作业区边线不小于1.5~2.5m;
3、设计降深:按最深基坑-7.6m考虑,sd=555.0-(551.8-0.5)=3.7m;
4、含水层厚度:地下含水层厚取H=20.0m;
参考资料来源:知网—基坑等效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