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学习入门教程:
油画是绘画种类中的主要画种之一。是人们比较熟知的。油画表现力丰富,可以在多种材质上作画,因其颜料属性的特点,油画能表现出具有立体感及光泽的作品。要想创作出漂亮的油画作品,必须通过长时间的学习练习和积累。在这之前要先了解油画的入门基础。
第一:准备画具。
画油画前需要把画具准备齐全。
画布要绷在木质画框上。布纹的粗细及吸油效果根据作画效果而定。
第二:选择描绘对象。
入门时可以选择临摹,可以练习静物画,可以画风景或者人物。
在绘画之前要准备好要描绘的对象。建议使用好的经典油画临摹用书,推荐《世界最新油画专业目录》,题材丰富画面真切,淘宝可以买到。
第三:勾勒草稿。
观察要描绘的对象,在纸上勾勒出设想好的草稿。陈子娇油画
第四:画素描稿。
在纸上画好草稿写生后,进一步描绘,提炼概括。
尽量抓住描绘对象的外部和内部特征。
第五:在画布上画素描稿。
将之前在纸上完善好的素描稿拷贝到画布上。
这时要重点描绘轮廓线,注意休整形状。
起素描稿可以不断修整以确定明确的形象。
可用线条或简单色确定描绘对象的主体色调。
第六:描绘物体的立体感。
根据描绘对象的特点,画出对象的立体感和质感、气氛。陈子娇油画
完善画面完成整幅作品。
多选择题材,一定要多练,多动手。
油画技法
油画工具材料的限定导致油画绘制技法的复杂性。几个世纪以来,艺术家在实践中创造了多种油画技法,使油画材料发挥出充分的表现效果。油画主要技法有:
① 透明覆色法,即用不加白色而只是被调色油稀释的颜料进行多层次描绘。必须在每一层干透后进行下一层上色,由于每层的颜色都较稀薄,下层的颜色能隐约透露出来,与上层的颜色形成变化微妙的色调。例如在深红的色层上涂罩稳重的蓝色,就会产生蓝中透紫即冷中寓暖的丰富效果,这往往是调色板上无法调出的色调。这种画法适于表现物象的质感和厚实感,尤其能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人物肌肤细腻的色彩变化,令人感到肌肤表皮之下流动着血液。它的缺点是色域较窄,制作过程工细,完成作品的时间长,不易于表达画家即时的艺术创作情感。
② 不透明覆色法,也称多层次着色法。作画时先用单色画出形体大貌,然后用颜色多层次塑造,暗部往往画得较薄,中间调子和亮部则层层厚涂,或盖或留,形成色块对比。由于厚薄不一,显出色彩的丰富韵意与肌理。透明与不透明两种画法没有严格的区别,画家经常在一幅画作中综合运用。表现处在暗部或阴影中的物象时,用透明覆色法可以产生稳定、深邃的体积感和空间感;不透明覆色法则易于塑造处在暗部以外的形体,增加画面色彩的饱和度。19世纪以前的画家大都采用这两种画法,制作作品的时间一般较长,有的画完一层后经长期放置,待色层完全干透后再进行描绘。
③ 不透明一次着色法,也称为直接着色法。即在画布上作出物象形体轮廓后,凭借对物象的色彩感觉或对画面色彩的构思铺设颜色,基本上一次画完,不正确的部位用画刀刮去后继续上色调整。这种画法中每笔所蘸的颜料比较浓厚,色彩饱和度高,笔触也较清晰,易于表达作画时的生动感受。19世纪中叶后的许多画家较多采用这种画法。为使一次着色后达到色层饱满的效果,必须讲究笔势的运用即涂法,常用的涂法分为平涂、散涂和厚涂。平涂就是用单向的力度、均匀的笔势涂绘成大面积色彩,适于在平稳、安定的构图中塑造静态的形体;散涂指的是依据所画形体的自然转折趋势运笔,笔触比较松散、灵活;厚涂则是全幅或局部地厚堆颜料,有的形成高达数毫米的色层或色块,使颜料表现出质地的趣味,形象也得到强化。
作为一种艺术语言,油画包括色彩、明暗、 线条、肌理、笔触、质感、光感、空间、构图等多项造型因素,油画技法的作用在于将各项造型因素综合地或侧重单项地体现出来,油画材料的性能充分提供了在二度的平面底子上运用油画技法的可能。油画的制作过程就是艺术家自觉地熟练地驾驭油画材料、选择并运用可以表达艺术思想、形成艺术形象的技法的创造过程。油画作品既表达了艺术家赋予的思想内容,又展示了油画语言独特油画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古典、近代、现代几个时期,不同时期的油画受着时代的艺术思想支配和技法的制约,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油画技法示例(图): 打轮廓技法|示范一|-理查·司契米德画人体
http://www.oilpainting-china.com/arts/Html/news/20076/2007628153300.html
参考资料: http://www.oilpainting-china.com/arts/Html/news/20076/2007628153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