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共场所遇到恐怖袭击,出于个人安全考虑你会怎么做

2025-03-21 16:52:4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恐怖袭击从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有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的严峻趋势。极端分子使用的手段也由最初的纯粹军事打击演化到绑架、残杀平民、自杀爆炸等等骇人的行动。因此从本世纪初开始,以美国为主的军事大国开始强调全球反恐联盟以力求打击恐怖主义的嚣张蔓延。
对于恐怖袭击者来说,其主要目的就是达到制造恐慌,并最大限度的伤害公众人群。一般来说恐怖袭击的方式有,在地铁制造爆炸、枪击、劫持、纵火及化学袭击等。对于不同的方式都有不同的应对方法,但其中有一条就是,必须保持镇定不要慌乱和盲目。
【警惕意识】
1. 迅速撤离恐怖分子的视野,不要围观恐怖袭击现场。恐怖分子进行第一轮袭击后,常常有计划好的第二轮袭击——目标针对赶来的警察和救援人员。
2. 在公共汽车或火车上,面对来历不明的箱子、包裹,务必要当心,尤其是那种有人匆匆扔下箱包后离去的情形。如果遇到这事且有把握,你又无法迅速下车,拿起箱包拼命往车外扔,有多远扔多远。
3. 如果不是彻底安全,在地铁遭袭后不应当短时间内再次搭乘,恐怖分子常常在短时间内对同一目标进行二次袭击,以此加剧公众恐慌。
4. 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保持警觉。尤其是人群拥挤的公众场合,不要一直低头看手机。
5. 如果在公众场合,比如餐馆,你发现有人把包放入馆内立即离开,你该带着共餐的亲友一起撤退,到安全地方后通知店主或警方。
6. 除非特别必要,遭袭后不走向一眼就能看见、近在咫尺的警察站点,恐怖分子有时候会控制最近的警察站点并假装成警察,谋划下一轮杀戮。
7. 如果乘机过程中发现有乘客形迹可疑,应该向机组人员秘密报告。形迹可疑包括但不限于:穿着非常高档衣服戴着军事手表、穿着军事靴子,而且非常紧张,几乎没有带行李,等等。
8. 冷静观察,谁是恐怖分子、劫机者的头目,评估他们的武器、位置、力量,策划干掉他们的行动,可能的话事先找几个助手,分配任务。

【增加防护】
防止刀伤,其实主要是防护大动脉,简单的一条围巾,或者高领厚毛衣等都可以一定程度防止直接的伤害,大大增加脆弱部分的防护。另外就是非要一本厚书绑在胳膊上是有用的,对一般的刀砍有比较好的阻拦。
【利用身边的工具】
对方一般都不是徒手空拳的,随身带着的皮包,身边的折凳,领带或项链缠绕在手上握拳,机场手推车,医院的输液盘等都是可以利用的工具,女孩子的高跟鞋也是武器。
【多人协同】
自己尽量不要在没有协助的时候孤身奋战,行动前给身边的男士有所沟通。
【有效攻击】
大腿看似坚固,只要用鞋尖这种比较硬的用力踢到,瞬间的疼痛都会导致腿软。膝盖后侧如果用力踢击或者用棍棒敲击,会立即跪地。膝盖较脆弱,即使对方半弯的双腿,从正面脚跟用力踹下去也会有很大的破坏力。
所有肢体都是可用来攻击的,包括用头撞对方的脸部,侧边直接肘击下巴,或是一掌拍到对方脸上,都会下意识闭眼保护,这时候很方便紧接着下一轮的攻击。抓把土扬到对方眼睛里面可能要比你和他械斗要更聪明。

回答(2):

恐怖袭击往往发生在人潮拥挤的车站、购物中心等公共场所。面对成规模的武装暴徒,一般人都会选择四散逃生,很难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和自救。加之这类场所较封闭,短期内不易疏散逃离,人群的拥挤慌乱反而便于恐怖分子行凶。此时就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冷静的选择逃生方式,不要慌不择路,给暴徒以可趁之机。那么具体应该这么做呢?
  1、发生暴力恐怖袭击时,要保持镇静,紧急判断自身位置和逃生方向,第一时间远离事发场所中心。不要随大规模人群前进,尽可能选择多条路径。并抛弃一切妨碍行动的随身物品,切忌贪恋财物。也不要逆着人群流动,防止被挤倒、踩踏。
  2、无法找到安全的逃生通道时,尽量选择临近的店铺、宾馆、洗手间等狭窄封闭空间躲避,利用手边可作武器的物品抱团抵抗,边报警边等待救援。
  3、行动不便的老弱妇孺面对迫在眉睫的伤害应就地寻找掩体,避免腹背受敌。利用手边的行李箱包护住易受伤的要害部位,尽可能拖延时间,以提高生还几率。
  4、当恐怖分子迂回寻找目标施暴时,伤员或行动不便者不要急于逃离,让自己成为追杀对象。可就地躲藏或装死。
  5、逃离过程中发现与家人失散的小孩时,尽可能的将其带至安全区。嗣后再通过警方寻找其家人父母。
  6、到达安全区后,及时检查是否受伤,就近寻求医护人员帮助或采取紧急自救措施。并积极向警方提供现场信息,协助警方控制局势,缉捕凶徒。
  发生恐怖暴力袭击城市的民众听到消息后应待在家中,关好门窗,尽量避免外出活动。不要擅自前往现场救助家人朋友,献血等公益活动应等待政府统一安排调度,以免造成秩序混乱,给执行武装戒严和搜捕的公安民警增添不必要的安保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