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末至今,美国专栏文章的多样化趋势愈加明显,出现了许多没有新闻业经历、具有某方面专业知识的专家型专栏作家,他们的写作题材涉及艺术、古董、桥牌、棋艺、经营、财政、园林、房地产、体育运动、旅游等广阔领域。譬如商业精英李·艾科卡、民权运动领袖杰西·杰克逊,此外还有一些医生专门在报纸上写作医学专栏,许多是通过辛迪加向报社出售;同时专栏作家在种族构成上结束了白人一统天下的局面,许多少数族裔人也加入了专栏作家的行列,在媒介上讨论本种族问题。 当今美国最有影响、名气最盛的专栏作家大都汇聚在大报周围,同时大报也重视报纸的评论力量,愿意为专栏作家指点江山提供阵地。《纽约时报》是美国乃至世界最具权威性的报纸,在过去曾培养了大量杰出的专栏作家,现在其麾下的专栏作家也是人才济济,是美国的一方舆论重镇。该报目前拥有9位专栏作家,都是所评论领域的一时之选,现择其代表者作一介绍: Maureen Dowd :从1995年1月起被聘为《纽约时报》社论版对页(OP-ED)的专栏作家,因其对“莱温斯基事件和克林顿弹劾案中的各种虚伪现象的尖锐批评”获1999年普利策评论。早前,她任《纽约时报》华盛顿分社驻白宫记者,以其睿智、一针见血和辛辣的报道风格广获业界赞扬。同时为《纽约时报杂志》撰写专栏“华盛顿观察”。Dowd殊荣甚多,1992年,她入围普利策全国报道奖决赛。1996年,被提名为年度杰出女性。2000年因其对新闻界的巨大贡献获得Damon Runyon奖。 托马斯·S·弗里德曼(Thomas L. Friedman),是美国新闻界鼎鼎有名的外交问题专栏专家,两次荣获普利策奖。他的专栏“外交问题”从1995年1月起在《纽约时报》的刊登。弗里德曼是《纽约时报》的资深人物,1981年加入《纽约时报》,从普通记者做起,第二年即任贝鲁特分社社长。接下来的几年他都在中东地区进行报道,直到1989年,才调往华盛顿分社做外交记者,后来先继担任驻白宫记者和首席经济记者,直至担任《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 Icholas D. Kristof是《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队伍中的新人,他的任务是专门评论“9·11恐怖事件”造成的后果,文章每周二和周五刊登。他在1984年10月加入《纽约时报》,历任商业记者、香港分社社长、北京分社社长和东京分社社长。被任命为专栏作家之前,他是《纽约时报》的助理编辑主任,负责星期日版的编辑工作。 威廉(William Safire),作为一名政治专栏作家,曾获1978年普利策评论奖,但是他现在的专栏“文章”谈论的话题是语法、用语与词源。其实,他早从1979年起即在《纽约时报杂志》上开辟了一个相似的专栏“论语言”。这些专栏文章结集成10多本书,他本人也成为在英语世界拥有广泛读者的知名作家。在进入《纽约时报》前,它是尼克松总统的发言稿撰写者,后来在《纽约先驱论坛报》做记者。他著作丰厚,其中包括关于林肯总统与美国内战的小说《自由》,记述水门事件之前的尼克松的传记《落马之前》,辞典《政治学新语言》,还有学术著作《公共关系的膨胀》等,是一位多产的作家。 三、专栏文章的特性分析 今天,人们提及美国报纸的专栏文章,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能够左右美国朝野舆论走向的政治专栏文章,误以为专栏文章是评论文章的一种。实际上,在美国,专栏文章并不是一种报章文体,它是泛指那类由个人撰写、署作者姓名、以一定周期性刊登在报纸相对固定位置、版面处理通常围框(有时无)的文章,其体裁之多样、内容之广泛、风格之迥异绝不是评论文章所能涵括的。因此,要给美国报纸专栏文章下一个内涵准确、外延适当的定义比较困难,但是作为报纸内容的一大种类,专栏文章也具有一些共同的特性: 1.内容广泛、题材丰富 专栏文章的内容上至国家大政方针、民生社稷,下至百姓衣食住行、家长里短。 2.专栏文章具有强烈个人化特点 个人化可以说是专栏文章最大的特点,专栏文章的题材、风格及影响力的大小都与其作者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首先,在形式上,美国报纸上的专栏都有作者署名,在一些情况下,还附有作者的肖像。其次,专栏文章传递的是专栏作家个人的观点与见解、个人的听闻与经历;再次,专栏作家进行写作时可以选择自己擅长和喜爱的话题和表达方式。 实际上,个人化正是专栏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