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公司后在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工作适应程度。工作态度等方面的表现自评。将来的打算以及个人建议 。

2025-04-08 05:31:5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公司自评是员工的一种自我评价,主要是写个人的工作态度、工作适应程度等,所以每个员工都应该学会自评,这样有助于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同时也可以通过自评进行个人反思,从而改善不足。
比如这样写:本人工作态度严谨认真,责任心强,可以很好的完成工作任务,工作之余同事间相处融洽,一起组成了有爱的大家庭等等。
拓展资料

自评由员工根据评价维度对自己一年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他评由主管根据下属一年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工作态度”、“工作能力”与“工作业绩”三个维度,满分100分。
误差分析
第一,每个人的性格不同,自评尺度上就有很大差异。
比如,有些员工自信,对自己的评价偏高,有些人自卑,对自己的评价就偏低。再者,一些人追求完美,对自己要求严格,另一些人得过且过,这两类人给自己打分的尺度肯定也不同。还有,一些老员工对公司以及同事的认识很清晰,打分的时候游刃有余,而新员工则不清楚其他人的水深水浅,给自己打分的时候也没有太多参照可言。
第二,心理学研究表明,多数人都是过度自信的。
《别作正常的傻瓜》这本书里的一个例子提到,我们经常听到很多人说自己“不上相”,也就是说照出来的相片没有本人好看。可实际上,相片是我们外貌的客观反映,而我们每个人在照镜子的时候,才会特地的(也可能是无意识或者习惯性的)去选择最佳角度,也就是说多了一层主观因素在里面,这就导致我们在镜子里看起来比照片里好看了。那么实际上,员工自评环节就提供了这样一面“镜子”给我们爱美的员工去照,这里面所产生的误差也是不言而喻的。
第三,员工自评的分数,确实会对考核者打分产生很大的影响。
有过“砍价”经验的人都知道,如果你看见地摊上的一个包,心里觉得大概价值100块,但是张口问价,老板说500的时候,如果你真的还想要这个包,大多数人也只敢往300或者400块去砍了。这就是所谓的“锚定效应”,谈判学里面“率先出价,在不激怒对方的情况下,越高越好”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因为率先出价会极大地掌握主动,使对方的心理预期产生很大变化。员工自评实际上就给了被考核者一个率先出价的机会,而考核者无论是碍于面子还是其他的考虑,都很可能受到这个“报价”的影响,从而使考核结果产生误差。我们在人力资源的实际工作中,也确实发现了这种现象,某公司几个部门员工的绩效考核得分竟无一例外的不低于其自评的分数。
打算是一种粗线条的、其想法不太成熟的非正式计划,打算是基于未来的,或者是原本想这么做的;大多为可预见的情况做计划。
规划,意思就是个人或组织制定的比较全面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和考量,设计未来整套行动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