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氰菊酯药效受温度、日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甲氰菊酯的药效时间有所差异。
1、受温度、日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甲氰菊酯的药效时间有所差异,春夏季节甲氰菊酯的药效超过5天,而秋冬季节甲氰菊酯的药效低于7天。
2、氯氰菊酯是一种广谱性杀虫剂,对许多种类的害虫均有很高的杀虫活性,可用于多种果树、多种蔬菜、粮棉油茶等作物及多种林木、多种中药植物防治烟青虫、棉铃虫、小菜蛾、甜菜夜蛾、甲虫类、椿象类、木虱类、蓟马类等多种害虫。
3、亩用40-50毫升甲氰菊酯,兑水30公斤后喷雾,可防治蚜虫、蓟马、叶蝉、尺蠖、刺蛾、毒蛾、潜叶蛾等;亩用20%甲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可防治红蜘蛛、椿象等。
甲氰菊酯毒黄鳝的解毒方法:
1、皮肤接触中毒,这类中毒的解救方法是立即换掉沾有药物的衣服,全身擦拭皮肤,力求把沾染皮肤上的药物清除干净,然后输液对症治疗。
2、口服菊酯类药物中毒,这类药物中毒的解救方法是立即洗胃,可以用加以碳酸氢钠的水溶液彻底洗胃,同时输液治疗。
以上材料参考:甲氰菊酯对黄鳝的急性毒性试验
毒鱼是非法行为,,“甲氰菊酯”又名灭扫利,属于菊酯类农药,这种农药作用于神经系统,皮肤接触会感到刺痛且没有红斑,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此药很少引起全身性中毒,剂量大会导致头昏头痛、恶心呕吐、抽搐惊厥等症状。目前,这种药没有专门的解毒剂,中毒之后只能洗胃缓减病情。菊酯类农药的共性是触杀和胃毒作用,广泛使用在虫谱上。这类药物作用迅速,水生生物对其敏感,对鱼类毒性大。不管哪类农药,它们都有刺激作用、胃肠道作用(如拉肚子等)和急性作用,人一旦服用将可能致病、致畸性、致癌和致突变等。服用后即使不会短时发生症状,但毒性可能储存,可能导致毒性翻倍。所以,毒死的鱼类不能食用。 经常使用的的捕鱼方法中,一般都是用捕鱼网、线、捕鱼钩、电捕鱼、捕鱼药等捕鱼机方法
一般来说,18:00左右喷药,次日凌晨就可全部翻出来,不建议使用这农药毒鱼,
此药在上世纪90年代意外发现能毒鱼,
后来被广泛使用,一般毒出来的鱼自己不敢吃,全部卖掉。
食用这种鱼的人有10的人会得癌症!
也许,癌症多发和吃这种鱼有关,目前还没有确切证据,但是你阅读药物说明书,里面就有致癌的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