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一般特指受过具足戒的僧人,它不是级别,更像是俗世间的“职称”,类似于“某某教授”一样。
寺院:读音sìyuàn;英文名temple;monastery;指供奉佛菩萨的庙宇场所,有时也指其他宗教的修道院。但一般是指佛教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寺院是出家人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是佛教信徒顶礼膜拜的地方,也是出家僧众修行的所在,后来逐步发展为具有多种综合功能的建筑群。
佛教称谓大致分为身份性称谓、礼节性称谓;其中又可分为书面称谓和通俗称谓,前者用于文书、信函之中,后者用于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之中。
比丘:又称绊刍、乞士等,特指受过具足戒(比丘戒,约250条)的男性出家人。俗称僧、大僧等。
比丘尼:又称绊刍尼等,特指受过具足戒(比丘尼戒,348条)的女性出家人。俗称尼、二僧等。
据戒律规定,受过具足戒的出家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僧 伽,可穿三衣(袈裟),具有收徒、授戒、传法、接受俗人供养的资格。受具足戒年龄一般在20岁至60岁之间。
沙弥:特指 已剃度、受过沙弥十戒,但尚未受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年龄多在7岁至20岁之间。但20岁以上、一直未受具足戒的沙弥也不少。
沙弥尼:特指已剃度、仅受过沙弥十戒,尚未受过具足戒的女性出家人。
式叉摩尼:又名式叉摩那,义为学戒女。特指准备受具足戒、先修学两年四根本戒和六法阶段的沙弥尼。
你这是在修破瓦法准备开顶吗?跟你问的问题不搭嘎啊!
法师一般特指受过具足戒的僧人,它不是级别,更像是俗世间的“职称”,类似于“某某教授”一样。顺便给你普及一下佛门称谓:
常见佛门称呼
1、在家弟子、俗家弟子之间,互称“师兄”或“某某居士”;因何谓“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因何谓“兄”?恭敬别人,自我谦卑。
佛教以一切出家僧人为“师”,无辈分一说,并无“师弟”一说,更无“师叔、师奶、师姑、师侄”等称呼,这都是武林门派及道家的称谓。
2、出家弟子即僧人之间,互称“师兄”、“某某法师”、“某某师”。那个“某某”代表的是“法号”。
3、在家弟子见到出家弟子,一律称“某某法师”(如果这位出家众没有受戒,也会纠正你的称呼,不让你称他“法师”的)、“某某师”,也可一律称“师父”;出家弟子称呼在家弟子一律为“某某居士”或“某某施主”。对于女性,有时会用“女菩萨”一称,或对老人称呼“老菩萨”,但是已经不多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