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中的参谋长军衔为什么和主官相差这么多 如师团长的军衔是中将 而参谋长是大佐 还不如部下少将旅团长

中国军队都是低一级的 请问日军中有规定无相关
2024-11-23 01:26:1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参谋人员是由参谋本部或军令部直接任命的,人员来自陆军大学校,而军事主官则是依据战功第次升职的。各作战部队的参谋们职位虽低,但他们代表天皇指导用兵作战而非同级军事主官的附庸,职权很大,正所谓“萝卜不大背(辈)上看”。
依照战前日军旧制,旅团以上作战单位设置参谋机构,参谋长代表天皇行使统帅权(陆军最高统帅部是参谋本部,海军最高统帅部是军令部,战时二者和政府班子合到一块称作大本营),参谋系统实行垂直管理体制,以保证最高统帅部的命令直接贯彻到基层而不被架空,军事主官负责带兵,但作战用兵均由参谋系统决定(这也是保证军事主官与参谋系统互相制衡,避免军阀坐大),所有用兵事宜都是由参谋本部或军令部说了算(抗战时期甚至发展到参谋本部先斩后奏,连塘沽协定、淞沪协定、成立满洲国这种涉及外交的国家大事都是作战部队的参谋们联合参谋本部私下嘀咕而成,事后仅仅是报告天皇和政府追认而已)。但凡涉及用兵作战行动,同级军事主官只能执行上级参谋和同级参谋机构拟定的作战计划(这点与欧美诸国截然不同),不得擅自做主。如无同级参谋长的同意,则军事主官的作战命令视同废纸(依其旧制,军事主官发布的作战命令必须由同级参谋长副署,否则无效且军事主官有侵犯统帅权之嫌——这就离撤职滚蛋甚至泡号房不远了)。参谋人员佩戴专一的参谋衔,以示与普通军官的区别;
日军各部队的参谋都是陆军大学校的高材生。参谋们的成长历程:依陆军幼年学校(小学)、陆军士官学校(中学)、陆军大学校(大学)的阶次先把肚子里的墨水填饱。一般人混到陆军士官学校后就可参军任基层部队的士官(中队长以下军官,炮灰料),成绩优异者方可进入陆军大学校深造,如学习期间发生战争(如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等),陆军大学校则宣布闭校,所有陆大学生都到战场参与战事,战争结束后,没战死的继续回校读书。陆大学生毕业后或到基层部队镀金,或到国外考察军事(限成绩优异者),是为见习,见习期结束后再行分配。毕业成绩前六名(因天皇御赐军刀而被称作“军刀组”)铁定要分配到参谋本部或军令部(到中央军部任职时一般为佐级军衔),其他毕业生大多数分配到参谋系统而非作战部队,其军阶自尉官做起,没有基层参谋经验也就不可能转任高级军事主官。因参谋系统代表天皇行使统帅权,各级参谋由参谋本部或军令部直接任命,不像其他军事主官靠战功一步一步升职,这些毕业没多久也没多少实践经验的生瓜蛋到了各部队却成了大爷,如臭名昭著的昭和三参谋(辻政信、石原莞尔、濑岛龙三),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生瓜蛋左右着日军的军事行动,同时也变相绑架了政府,从而控制了国家意志。

回答(2):

这个东西很复杂,和政治有关,日军的参谋长很多是皇族出身,起一个“督军”的作用,实际的正面作战机会不多,军衔高了,其他军官不服,日军的军衔不能完全代表他的地位,比如国名党的戴笠,是个文职少将,但他的职权盖过二级上将,还有一个日军的独立特种大队宫崎中佐,他和日军王牌坂垣中将是同班同学,为什么同一期学生,以后的军衔隔这么远,原因是宫崎这个人对大规模军队作战不感兴趣,只是一心一意研究他的特种作战,长期担任日军特种教官,训练大量特种兵,百团大战的最后一战官家垴,宫崎中佐带领他最优秀的精英600多人的独立大队差点把彭德怀的老窝端了,八路军损失了将近三个半团才把宫崎大队全歼,这也是第一次让八路军各军官见识到日军王牌特种部队的威力

回答(3):

应该与个人资历和战功有关。没特别突出的就是大佐(上校),有的就是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