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及时间方向

2025-04-01 21:27:3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匈奴、鲜卑、羯、氐、羌

匈奴 西晋末,南匈奴首领刘渊率部南下,在中原建立了汉,族子刘曜改称为赵(史称前赵)。其后,复有匈奴首领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属于匈奴一支的卢水胡建立北凉。隋唐以后,匈奴逐渐融合于其他民族之中,不复见于记载。

羯 为晋人对杂胡的泛称,其来源至今仍然扑朔迷离。西晋末年,居于山西、河北之间的羯胡卷入动乱。公元319年,其首领石勒率领部众攻掠周边地区多年以后,据地襄国(今河北邢台一带),建立后赵,自称大单于、赵王。后赵势力强大时,其控制范围东起海滨、西至河西、南逾淮河、北接燕代。石勒死后,其子石虎夺得王位,迁都邺城(今河南安阳一带),实行残暴统治,引起内部混乱、宗室相争。至石虎死后,部属冉闵尽杀石氏宗室,改国号魏,后赵灭亡。

鲜卑源于先秦时期的东胡。鲜卑最初活跃于中原的是以慕容鲜卑为代表的东部鲜卑。后来,以拓跋鲜卑和宇文鲜卑为代表的北部鲜卑又开始活跃于中原,并且灭掉了诸多残暴政权统一北方。东汉以后,随着匈奴势力的衰落,鲜卑逐渐发展起来,成为继匈奴之后中国北方最强大的民族。西晋末年,鲜卑各部族纷纷南下,在中原建立政权。东部鲜卑中的慕容部相继建立了前燕、后燕、南燕,秃发部建立了南凉。北部鲜卑中的拓跋部建立了代,后改称魏,史称北魏。北魏分裂以后,鲜卑族逐渐消失,大部分族人融合于汉族之中,而少部分则融进了奚和契丹。

氐 西晋末年,因不满晋王朝的苛重奴役,扶风氐帅齐万年率众反晋,导致了西晋王朝的崩溃。与此先后,仇池(今甘肃成县西)氐帅杨茂搜自立为王,建仇池国;公元351年,武都氐裔苻健占领关中,自称秦天王,建国大秦,史称「前秦」。前秦崩溃以后,氐族首领吕光复在姑臧(今甘肃武威)建立后凉,及后又被后秦所灭。隋唐以后,氐族已不复见于记载,融合于各个民族之中。

羌 渊源于先秦时期的西戎。羌族虽然逐步向西和南面迁徙,但仍有相当数量的部族居于河湟一带,称为「西羌」。汉晋时期,中央王朝对西羌采取威逼政策,致使西羌多次爆发反汉起义。西迁于天山南路的羌称为「婼羌」,自立为王,疆域相当广阔,曾经协助汉朝对抗匈奴。前秦崩溃以后,西羌首领姚苌在长安建立后秦,势力强盛之时东至河洛,西及关陇。后秦被东晋灭后,羌人仍然长期活跃在中国西北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