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构造形迹成生时的应力性质为主的原则、水平应力为主导性的原则和应力、应变演化原则,对构造形迹进行归纳和分类。李四光教授将构造形迹分为五类,即压性、张性、扭(剪)性、压扭(剪)性、张扭(剪)性构造形迹。
压性构造形迹 这类构造形迹在平面变形情况下其走向一般垂直于最大压应力。如各种形式(单式或复式)的褶皱轴面、冲断面、逆断层和逆掩断层(或推覆构造)、片理、叶理、大部分劈理、少数正断层、挤压破碎带、陡立地层带、部分压溶缝合线及其他形式的挤压带。
张性构造形迹 一般与拉伸方向相垂直(或与挤压方向平行)。如张裂面、大部分正断层、一部分节理(裂隙)、裂缝和劈理、张裂谷和伸展构造等。
扭(剪)性构造形迹 它是在扭(剪)应力作用下成生的。如平(移)错断层、扭折带、韧性剪切带、少部分正断层或逆断层、一部分节理、裂隙、裂缝和劈理等。
压扭(剪)性构造形迹 它是在压和扭(剪)应力同时作用下成生的。如平移逆断层、逆平移断层、一部分节理、裂隙、裂缝和劈理、部分旋扭构造等。
张扭(剪)性构造形迹 是在张和扭应力同时作用下产生的。如平移正断层、斜落断层、正平移断层,一部分节理、裂隙、裂缝和劈理、部分旋扭面等。
关于线条的力学分类,目前尚没有统一方案,现仅就其力学意义上的分类作如下扼要说明。
Sander B.根据线条与运动坐标轴a、b、c的关系,定义a为运动方向或构造运动方向,b与a垂直,并是一旋转或滚动、剪切或褶皱的轴。平面坐标系a轴的线条称为a线条,平行坐标系b轴的线条称为b线条。
a线条是指延长方向与物质运动方向平行的线条。其大致平行于最大主应力轴,可以是原生的,也可以是次生的塑性流动、断盘移动、矿物重结晶和擦痕等线条。
b线条是指延长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的线条。其大致平行于中间主应力轴σ2,如滚动的构造棒、拖曳褶皱或从属褶皱和面的交线。
ab线条位于ab面(断面、层面)上,且相互垂直,ab面法线方向与轴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