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在冰箱保鲜里放着,为啥变成固体的了?

2024-11-20 12:24:36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蜂蜜和玻璃一样,都不是纯净物,没有固芦早唤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在温度稍低的情况下蜂蜜的葡萄糖会释出产生结晶,尤其是浓度较高的蜂蜜! 正常的,蜂蜜的凝固是一种自然现象。 刚取出的蜂蜜,呈浓液状,保存过程中气温经过13—15℃这一区间后,就会出现结晶,由以前的澄清透亮液状,逐渐变为混浊,出现沉淀,最后全部或大部分成为白色的粒状体。这种状态的改睁槐变,丝毫不影响质量。 比如买蜂蜜的时候,温度是20度,你拿回家放进温度只有10度的冰箱里,那么蜂蜜的温度就会从20降至10,在这个过程中就经过了13-15度这个温度,凡是经过了这个温度的蜂蜜就会出现结晶,但是不会陪凯对质量有任何影响的,可以放心。 另外,假如要想蜂蜜不结晶,那么就要让蜂蜜“不经历”13-15这个温度,买的时候气温高于15度,那么保存气温就要一直在15度以上;买的时候气温低于13度,那么保存气温就要一直保持在13度以下。 已经结晶的蜂蜜,想要融化结晶的话,可以先把蜂蜜放在一容器当中,另外取一更大的容器装入凉水,将装蜂蜜的容器放在装有水的容器中,然后慢慢将水加热(不能加得太热了,否则会破坏蜂蜜的质量),结晶就会慢慢融化掉了。融化后的蜂蜜保存时要注意保持在15度以上,不要让保存温度经过13-15度这个阶段,否则蜂蜜又会再次结晶。(另外,我个人建议不是必要的话,最好不要溶解蜂蜜结晶,因为加热时的温度是很难控制的,控制得不好的话,温度过高就会破坏蜂蜜质量了)

回答(2):

蜂蜜变成固体专业点说就是结晶,引起和形成蜂蜜结晶的主要因素是蜂蜜中的葡萄糖、蔗糖、松三糖等,它们是以固体溶解后存在于蜂蜜中。蜂蜜又是由多种糖混合组成的过饱和溶液唯颂,当这些固饥散体溶质的糖比量超过其它液烂山氏态糖的一定比率,以及超过蜂蜜中所含水分的溶解度时,在一定的条件下(比如温度降低),结晶即很快产生。

回答(3):

那是因为蜂蜜中所含物质的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状态发生改变,影响了光子的通过。通常称为结晶。就和水结冰后变白时一个道理。

凝固变白不会兆首影响蜂蜜的性质,还可以食用。但是要注意仔猜枯,如果是白色的,毛绒念洞绒的,就有可能是发霉了,此时不能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