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虫中,白蚁和蟑螂都喜欢吃木头。木头是由纤维素组成的,即使是大型哺乳类动物吞下纤维素后也难以消化,更何况小小的白蚁和蟑螂,为什么它们爱食木头呢?这里有十分奇特的昆虫和原生动物的共生现象。
科学家发现在白蚁、蟑螂的后肠中聚集了成千上万的原生动物群,人们肉眼是看不见它们的,只能利用高倍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消化的过程令人叫绝:木头进入昆虫消化道后,先由一些肠道内的瓣把它磨碎,再进入宽大的后肠,后肠中成百万的原生动物把磨碎的木头变成糖分和其他营养物质,原生动物再把这些改造成液体食物送返中肠,由血液系统吸收。为了进一步证实共生现象的存在,科学家特地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白蚁置于高温、高压状态中,其肠中的原生动物死尽,而白蚁却不会受到伤害,失去了腹中伙伴的白蚁竟对木头毫无食欲,最后迅速饿死。由此可见,白蚁对原生动物有多么依赖,共生现象中二者缺一不可。
最近美国科学家泰姆认为白蚁的共生现象并非如此简单。原生动物又是靠什么来消化木头的呢?他的实验表明,原生动物的消化能力来自于一种更小的细菌。每个原生动物表面附有几千个细菌,呈杆状,长2~3微米,有鞭毛。细菌排成呈螺旋形走向的条带,沿直线向前滑行。头尾相联的鞭毛形似鞭毛束,鞭毛束的波动都是朝着原生动物后端运动,形成的流体推力带动原生动物做川流不息的运动。这一系列环节最终促使原生动物对纤维素的彻底分解和消化。若没有这些细菌,原生动物对白蚁、蟑螂来说,只是一无是处的寄生生物而已。
因为大多数白蚁怕光,只能在黑暗中生活,加上它们的体内微生物可以生成纤维素酶,可以消化木纤维。所以它们可以吃木头,而且用不着跟其他的昆虫产生生存竞争,具体是他身体里有一种寄生虫,寄生虫吃木头,吃出的空间给白蚁住,这就是“互相依赖”。
吃点木头也没什么影响
蚂蚁把木头切碎带回巢穴有两个作用,第一变成建筑材料,第二是用来种植“蘑菇”,一种“菌”是蚂蚁的食物。当然白蚁也是这样做的。
白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以木材或纤维素为食。
白蚁食性很广,其营养物质来源于植物,以植物性纤维素及其制品为主食,兼食真菌和木质素,偶尔也食淀粉、糖类和蛋白质等等。然而,人们也常见白蚁会蛀食人造纤维、塑料、电线,电缆甚至砖头、石块、金属等,它们是以口吐乙酸之类的化学物质来腐蚀、熔化这些物件的。除此之外,也能吞食同一蚁巢内的白蚁尸体、幼蚁发育中蜕下的旧皮,在外界食料缺乏的情况下,也会吞食蚁卵甚至幼蚁。不过相互吞食不是它们的正常营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