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三杰,韩信被杀,张良退隐,为何却只有萧何得到善终呢?

2025-04-02 15:57:1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在封建时代开国功臣的大多人结局。这残酷的十二字至理真言,也是对韩信、张良等命运的精确评价。

如果没有韩信领兵打仗,刘邦根本敌不过项羽,可韩信的下场是悲哀的。张良主动归隐,所以他得以善终。

那么提携过韩信的萧何,为什么要与吕后合作拿下韩信?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位开国功臣,也被称为“汉初三杰”,那为何最终却只有萧何还在朝为官?

萧何和刘邦相识多年,两人更是同乡,认识和相处的时间比刘邦与张良、韩信认识的时间长。早年刘邦就是个街头混混,而萧何是个被别人称为“文无害”的县吏,曾经还被泗水的御史大人推荐去咸阳做官。

这俩人的差别,就相当于今天一个村里混混和备受领导赏识、前途光明的公务员的差别,可是两个人的关系却很要好。

我们知道刘邦是个小混混,必然会有一些兄弟,领着这帮子兄弟能不干点啥事儿吗?打架斗殴,聚众闹事估计是少不了,还没有做亭长的刘邦有什么权力和关系逃过严酷的秦朝法律制裁?还真有,就是萧何从中周旋,总是为他化险为夷,免受牢狱之苦。

后来刘邦当上了亭长,姑且相当于今天的一个小村长,那时候要押送犯人,去很远的地方。按照老规矩,送行的朋友要给刘邦凑一些路费,别人都是两百钱,萧何出手就不吝啬,一下子给五百钱。

这就是患难之交,贫贱之交,就算两个人后来一个是帝王一个是臣民,但是一路走来的情意,难道没有在刘邦心底留下什么吗?肯定是有的,不然为什么韩信被捕杀,张良极力归隐,而萧何还是好好的在朝廷做官呢?

后来刘邦和项羽进行楚汉战争的时候,刘邦多次被项羽打的没有兵马了,都是萧何紧急调配,紧急输送,牢牢地掌握着汉军的有生力量。这样的作为,除了萧何,天下没有第二个人做得到,唯一做到的这个人对自己始终如一,刘邦的心里肯定是很感激萧何的。

当然,刘邦也不是完全放心萧何的,但他知道萧何是做后勤工作的。而且萧何脑子又不笨,知道自己不会带兵打仗,心里门儿清着呢,两个人的心里就有一种默契。

萧何自刘邦起兵以来一直都是为刘邦安定后方的一个存在,多次刘邦能够绝地反击,苟延残喘,都是依赖萧何源源不断调运物资、筹谋人力。

萧何做的最令人惊叹的几招棋,充分展示了他为人臣子的智慧。刘邦带军冲进关中之后,满眼都是珠宝财富,雕梁画栋的宫殿,含情脉脉的美人,有些飘飘然。可是萧何第一时间就把秦王朝的那些书本收集起来,统统归为汉军自己所有。

回答(2):

为消除刘邦的疑虑,萧何纵容亲戚强抢民田,萧何这是刘邦,他贪财,但不贪钱。

回答(3):

萧何懂得知进退,知道刘邦的杀心,及时将权力交出,才能善终。

回答(4):

我认为萧何懂得功高震主的道理,正所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所以自己早早离开是非之地,才能得以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