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是谁说的?

2024-11-15 22:59:5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是司马迁说的。

“民以食为天”解释:

释义:指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译文:成就王业的人以人民为“天”,而人民则以食为 “天”。

用法:复句式;作宾语、定语。

示例:吃饭问题不解决,社会就无法稳定,民以食为天,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民以食为天”解读

把饮食提到“天”的高度,首先因为它是人的大欲。人要吃喝,这种大欲是自然本性。人厌恶死亡的贫苦,这也是自然本性,谁也抗拒不了。与此话意思相同的还有“告子曰:食、色,性也。”饮食与性欲,都是人的本能、本性。

为求生存与繁衍所必须的吃饭之事及男女性生活和生儿育女之事,自然不是一般的欲望,而是大欲,必须慎重对待,不能轻率处之。

饮食是活人的大欲,还反映在活人对死人的祭献上。中国人死后依然讲究吃。死后的饭碗也和活时同样重要,或者更重要。

有的要吃猪头、牛头或羊头,有的要吃全猪,有的专吃牛羊肉,各有各的胃口,各有各的嗜好。这就是中国人的祭祀鬼神,较之其它民族对神只作礼拜,对鬼只献鲜花来,似乎中国的鬼神和人一样,吃亦是“天”大的事。

回答(2):

“民以食为天”出自《郦生陆贾列传》,是司马迁说的。

1、民以食为天

【成语】: 民以食为天

【拼音】: mín yǐ shí wéi tiān

【解释】: 天: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

【出处】: 《汉书·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举例造句】: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董必武《挽沈骊英女士》

【近义词】: 国以粮为本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粮食的重要性。

【英文】: Bread is the staff of life.

2、《郦生陆贾列传》简介

《郦生陆贾列传》是《史记》是中国的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花了18年的时间所写成的。本传是郦食其、陆贾、朱建三个人的合传。这三个人的共同特点都是有一副伶牙利齿,能言善辩,嘘枯吹生,大有战国时代纵横家的遗风。尽管他们有共同之处,但是其成就和贡献却不尽相同。

3、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前87年后),字子长,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夏阳(龙门)(今陕西韩城)人。著有《史记》,又称《太史公记》,他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父司马谈为太史令(相当于现在国家图书馆馆长一职)。早年司马迁在故乡过着贫苦的生活。建元六年,窦太后死后,汉武帝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重新发动尊儒,这便是有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元朔二年,司马迁从夏阳迁居长安,后随家迁于京城,从孔安国学《尚书》,从董仲舒学《春秋》。随后他继承父业为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在主持历法修改工作的同时,正式动笔写《太史公书》。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他因“李陵事件”,为投降匈奴的李陵求情,因其直言触怒了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遂遭受宫刑。在狱中司马迁发奋图强,自强不息,忍受了非常人所能忍受的痛苦,继续编写《史记》。司马迁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于公元前91年完成了《史记》。公元前90年,司马迁逝世,终年56岁。对于司马迁的死因,因史料无明确记载,至今仍为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