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理的500字作文的题目

2024-12-01 13:56:4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是唐朝诗人赞美大自然的名句.可是现在一些地方由于环境污染的危害,已经见不到这样的美景了.环境污染不仅破坏了生物的生存环境,而且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还记得家乡的那条小河,是我儿时的乐园.春天的时候,碧波荡漾,翠绿的柳条摇曳着妙曼的身姿,仿若仙境;夏天的时候,和伙伴们在河里无忧无虑的玩耍,大片大片的荷花发出沁人的清香,河里的小鱼自由自在的追逐,美不胜收;冬天,河水结成了厚厚的冰,大人小孩都会在上面滑冰,真的是天上人间.可是,这种景象已经离我们远去,再也不会回到从前.河水再也不是绿色的,取而代之的是浑浊的臭水,荷花也不见了踪影,鱼儿也无法生存,再也不能下水洗澡了,臭气熏天,苦不堪言.
大气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等,都是让人类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森林资源、矿藏资源等资源又为人类的不断发展提供物质,创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类文明.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也对自己的生存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污染环境的污染物,例如说:大量的生活废弃品,塑料袋(也称白色垃圾),一次性木筷,一次性饭盒,果皮纸屑.污染物对环境来说,毫无疑问,肯定有很大的危害,例如动物的腐烂的尸体会影响环境卫生,而且还会滋生细菌.饭店、餐馆认为很卫生的一次性木筷,使用后随便一扔,影响了市容,破坏了环境.
只要人们生存一天,想要彻底消除垃圾是不可能的,关键在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把握住自己的手,即哪些可以扔,哪些不可以扔.这样手中心中都有数,其次从源头开始,垃圾困惑就会大大减小.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是生活垃圾的生产者,更应该是防治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治理者.公民必须加强对于防治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宣传教育,提高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培养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和公共道德水准.并对随意抛洒、随意倾倒生活垃圾等违法、不良行为和坏习惯进行监督,维护自身环境权益,保护环境.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与亘古的河流唇齿相依.在哲学家和文学家的眼里,河流是繁衍人类的神圣之地,是生命之神奔驰在大地上的梦.而现在关于小河的梦,该是清醒的时候了吧!
因此,让我们携起手来,让我么恢复这个美丽的家园吧!

回答(2):

舌尖上的地理课
初二 记叙文 1203字
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我想起中学时代的一位地理老师和她那一堂堂生动诱人的地理课。用“生动”二字,赞美老师课讲得好,是很常见的,但用“诱人”来形容老师的课,是否有些不伦不类呢?NO,看了下面的内容,您就明白这词儿,是多么的贴切了。

中学的地理老师姓董,是师范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小小的个头,大大的嗓门,将原本很是枯燥的地理课,讲得声情并茂、出神入化。最有特色的是她的“美食记忆法”,调动起同学们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让大家轻而易举地记住和了解了全国各地丰富的人文物产常识。

这一堂课,讲到山东地区——“烟台的苹果、莱阳的梨;威海的对虾、肥城的桃”;“德州的扒鸡、章丘的葱;临沂的煎饼、黄河口的蟹”,诸多的瓜果梨桃、虾蟹饼鸡,真的让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念念不忘。

下一堂课,跟着她的教鞭,沿着京广线,一同前行,来到广东地区。“汕头的荔枝、惠州的橘;东莞的香蕉、梅州的柚;广州的早茶、珠海的藕;湛江的海蟹、潮州的菜,”丰富的特产、美食美味,让我们在“馋虫”欢腾中,记忆清晰。

最经典的是,那年月,从北京到上海,还没有高铁。在教同学们画“京沪线”的时候,列车运行沿线共有十七个站点,很多同学画着画着,不是丢了沧州、就是少了枣庄,弯弯曲曲地总是画不全,很是纠结。这时候董老师就会再次使出她的“杀手锏”,教你一次搞定!她在黑板上,边示范便讲述:你们看,从北京出发,一经廊坊买小枣、二经天津品麻花、三经沧州吃驴肉、……八经枣庄喝羊汤,十五途经无锡一定要吃酱排骨……讲着讲着,就到了第十七个站点,那就是终点上海啦。一条完整、诱人、令人向往的京沪线,深深地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想忘都难矣。

当然,董老师的“美食记忆法”中,不仅有美食,还穿插了不少与美食有关的历史典故和古代名人诗句。印象最深的是,在讲到四川时,她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著名文人学者,同时也是著名美食家苏东坡“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的历史故事。讲到镇江时,“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东坡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让我们记住了江南地区的风土人文。还有古代画家郑板桥的“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纤手炙鱼头”,“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仿佛将扬州风土美景,映入大家的眼帘。一堂堂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寓地理知识、历史典故、名人名句于其中,真可谓寓教于乐,让所有学生大开眼界。

如此一来,原本是副科的每周三堂地理课,成了全班同学翘首以盼的最爱。无论是课间休息,还是宿舍夜谈,地理课上的林林总总,都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谈资。当然,董老师的粉丝也遍布校园的各个角落……

许多年过去了,如今,每逢校庆和同学聚会,“舌尖上的地理课”总是一道永不乏味的话题,而精神矍铄的董老师依然是同学们心中的偶像,崇拜至今,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