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农业对文化有好处,以农为本同样与文化有关。在古代社会中,正是有了农业的发展,已经农业所奠定的基础,才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首先,农业为文化的创作提供了切实的题材;其次,与自然相结合的劳作促进了哲思的产生;而不断发展的农业也可以让一部分人们脱离这种繁忙的劳动,从事文化事业。一、农业为文化的创作提供了切实的题材
人们通过劳作体验原始的生活,在这样的劳作中同样需要情感的抒发,在这样的创作诉求之下,歌唱、舞蹈等等文化的形式都慢慢地形成了最原始的状态,通过人们的劳作演变了出来。比如《诗经》之中就有许多对于农田劳作、时节变化的描写,农业成为了人们观察世界、感悟生活的一个契机,一种方式,也成为了现实主义的滥觞。
人们在劳作之中观察自然,与自然相联系,亲密地接触自然,逐渐就促进了“天人合一”这种思想的产生,顺应天命,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也就应运而生。除此之外,劳作的过程需要人与人之间的配合,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接也促进了人际关系的思考,形成了独有的淳朴、相亲相爱的相处方式。
伴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每一年的粮食产量已经可以有所盈余之后,就可以让一部分的人们脱离劳作生活,从而专心于文化事业的创建和思考,正是农业这种强大的基础,保障了文化领域的发展。
如若没有农业解决人们的温饱,那么如何让人们去思考那些更深远、更飘渺的内容,因此,农业对于文化是极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