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收入不高却拖家带口,对价格飞涨的房屋不敢问津。为了圆一个家的梦,这些人便把目标锁定在了汽车房屋,也就是拖车式活动房屋。如今,每15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人居住在汽车房屋里,而这种房屋也成为近年来美国最热销的的一种房子。
里韦罗一家就把家安在了轮子上。夫妇俩、4个孩子以及他们养的宠物都生活在长10余米、宽3米的汽车房屋里。33岁的里韦罗去年花8000美元买下这辆房车,此前每月高达1400美元的房租让他的家庭入不敷出。里韦罗由此蒙生了购买房车的念头,因为房车既能解决住宿问题,也满足了出行的要求,让他同时成为房主和车主,一举两得,经济实惠。
购车后,里韦罗又花4000美元把车内做了简单的装修,让这片小天地顿时有了家的感觉。房车里设施齐备,电视、取暖设备等一应俱全。房车的地板上铺了新地毯,墙上粉刷的图案颇具艺术性。此外出于安全考虑,里韦罗还在车外面加了坚固的栏杆。最有趣的是,他们的车后头还拖了一个小小的泳池,这是专门为孩子们准备的,他们简直把泳池当成了乐园。由于房内空间有限,里韦罗的四个孩子就睡在比电梯大不了多少的卧室地板上,里韦罗和妻子则睡在气垫上。 如今,仅美国长岛一地,像里韦罗这样住在汽车房屋里的就有8000多人,这些人其实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随意迁徙,他们往往把各家的车开到一起,建立属于自己的社区,这样,停车场也就成了他们的固定住址,他们不交房租了,但要交停车费。在长岛,4000多辆房车分散在43个房车社区里。占地20英亩的弗兰蒂尔公园就是其中一个,停放在这里的360辆房车里大约住着700人。他们都喜欢这里的生活环境。
在美国,有两种人最偏爱买房车,即中低收入人群和退休者。48岁的维克里5年前曾在纽约地区买了一栋房子,因为还不起贷款,房子被银行收走了。为寻找容身之地,他便花1万美元买了一辆房车。维克里说:“我要求不高,但不希望总有人因为信用卡问题和我纠缠个没完。现在没人用歧视的眼光看我了,住在自己的车里和在纽约昆士区拥有自己的房子没啥两样。”另一方面,也有一些退休老人,由于膝下没有子女,无所牵挂,喜欢终年开着一辆房车四海为家,他们有时长住一地,有时又频频迁移,饱览了沿途美景,品味了各地风土人情。
汽车房屋走俏的主要原因是各地房价太高。据统计,在长岛,普通房屋要20多万美元一套,房主每年收入至少保证在6.4万美元才能养得起这样的房屋。美国房地产界有一句尽人皆知的话,那就是“地段,地段,地段”,意思是说地点决定房价。像曼哈顿这样寸土寸金之地,一个普通套间的月租金也高达3500美元,而一辆不到1万美元的房车却可以为一个三口之家解决住房问题,这个价格通常只相当于一处不动产房的1%。住房车不仅价廉,而且“物美”,房车族的聚居地大多离城市不是很远,交通比较便利。
目前美国大约有1150万登记的房车,实际数字在1400万左右(美国人不信任他们的“正负”、瞒报甚至是自己改造后随便找个乡下地方停靠等现象屡禁不止。)。
其中大约102万到106万是长期居住在房车里的,这其中大约72%把自己长期使用房车的主要原因解释为买不起房或房租太贵。这些人的房车通常价格在6000美元到30万美元之间。
剩下的大约28%是退休的高收入人群,且白人占了绝大多数,这些人的房车均价高达42万美元,通常都是大型的豪华房车,长度达到40甚至45英尺。
另外美国还有大约40万半长期居住的人群,这些人以中老年人为主,他们通常在某个季节将房车开到天气好的地方住几个月,其他时间住在家里。这群人被称为 候鸟车主。这些候鸟车主绝大多数会在退休后卖掉自己的房车后换一辆豪华大型房车并成为长期房车住户。
总结一下就是美国的房车两极分化。
1 穷人为了省钱住在简约、窄小的房车里。
2 有钱有闲的人住在豪华的大型房车里。
因为美国有一些人收入并不高,他们只能这样生活。
他们喜欢比较休闲自由的生活而且车房走哪都可以随时就走。
因为他们收入不高却拖家带口,对价格飞涨的房屋不敢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