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是中国传统历史地理学的萌芽时期。
这个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尚书 禹贡》,最早的自然地理著作《管子 地员篇》,最早的旅游地理著作《穆天子传》。
1、《山海经》:
最早记载山川为主的著作。成熟于战国时代,《山经》(又称《五藏山经》)5卷,包括
《东山经》、《西山经》、《中山经》、《南山经》、《北山经》各1卷,《海经》有8
卷,包括《海外经》东、南、西、北各1卷,《海内经》东、南、西、北各1卷,《大荒经》5卷,包括东、南、西、北、经各1卷。《海经》叙述海中和沿海边远山区以及四海之外的国家和地区。而《山经》是全书的精华,地学价值重要,堪称我国最早山岳地理书。
2、《尚书 禹贡》:
《尚书》中的一篇,我国最古老的地理文献之一。约成书于战国时期,作者不详。全文1189字,分为,九州、导山、岛水、五服等四个部分。“九州”是以名山大川为标志的自然地理区域,具体分为:冀、徐、青、兖、荆、豫、扬、雍、梁等九州。“导山”列举山丘名称和地势,注意到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山的特点。“导水”记载了当时的河流大势。“五服”指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书中对古代黄河流域的记载较为详细,是我国古代综合性的地理名著,堪称我国古代地理著作的始祖,在我国地理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历代地理学专著产生直接影响。
3、《管子 地员篇》:
中国最早的土地分类专篇。是《管子》中的一篇,简称《地员》。《地员》篇2222字,主要论述中国土地分类,涉及土壤地理和植物地理。它先按中国古代的传统观念,把土地分为 5类:渎田(平原)、坟延(蔓坡地)、丘陵、山林和川泽。然后在各类中再分。最后一部分为土地评价,根据各种土壤的生产能力划分等级,先分为上、中、下三等,每等又包括6种不同的土壤。共分为18个大类,是土地分类的另一种方向。
4、《穆天子传》:
又名《周王游记》,是我国第一部游记体地理著作。约成书于战国时期,作者不详。早在汉代该书已经失传。西晋时期被发掘,由西晋荀勖等人整理成书。全书今存6卷,共6000
多字。描绘了20多个域外部落邦国、西域风光、民俗、物产、人物传说、保存了大量有价值的先秦史料,是可贵的上古历史地理要籍。
中国历史地理学从传统历史地理学走向现代历史地理学经过五个时期:a先秦时期。传统历史地理学的萌芽时期。出现世界上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尚书
禹贡》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管子 地员篇》最早的旅游地理学著作《穆天子传》。b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正史以《汉书
地理志》为开始,地理志,郡国志等;出现区域和要素系统地理著作,《水经注》《华阳国志》《吴越春秋》c隋唐宋元时期。中国传统历史地理的发展时期。大量成熟的地理总志出现,大量边疆地理著述出现。d明清时期。繁荣时期。大量地方志的出现。一大批有关国计民生的经世历史地理学著作出现。《读史方舆纪要》《天下郡国利病书》《徐霞客游记》等。e二十世纪初到七十年代末,近代历史地理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