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学的民族性呢?有人用一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来形容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那么,这种关系在文学领域是否同样适用呢?假如适用的话,那么,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具体关系又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这些这些问题。
首先从文学的民族性定义出发,文学的民族性是文学在该民族内部各地各集团的文化交流中碰撞整合而呈现出来的文学的民族共性。就其发生而言,是人类文学活动不自由的结果,即源于物质条件—交通、传递、保存、信息等的限制。由于民族的文化环境不同,构成文学的民族特性,表现在独特的民族性格、独特的社会生活、独特的自然环境、独特的语言、独特的体裁、独特的表现手法。
文学的民族性是文学发展的一种不自由的结果,但文学的世界性是文学发展过程中的内在本质要求。首先它是文学创作目的的要求。在讨论文学产生的动力时,可以找到许多动力,但根本动力却是基于人类交流思想感情及求美的愿望,而且这种愿望越来越得到加强。其次它是文学对人类的一种认识的冲动之结果,必然把文学推上世界性的层次。最后是文学的特殊性质就是文学表现美,是美的,是审美的。这使文学具有了征服人心的力量,不同民族的人因为美沟通了彼此的心灵。
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是同一事物呈现出的两种属性,而这两种属性又是同一的,即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愈是世界的,愈是民族的。首先,丧失了民族个性的作品,特别是不优先关怀民族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作品,不可能形成对人类的真切关怀。缺少民族个性,便丧失了文学的本质特征。所以文学的民族特性的发展愈鲜明、愈丰富、愈充分,就愈具有世界性。其次,民族文学唯有置于世界性的文学交流之中,才可能得以发展与繁荣,民族文学的特性才可能得以保存与发扬,才可能以自身的不断发展、丰富,不断成熟而赢得世界意义和世界地位。
各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是中外文学发展史上的客观事实,也是文学发展的内部规律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是促进文学全球化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各民族文学一经形成,不仅是自己民族的,更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迟早要趋向于与世界其他民族的交流。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优秀的民族文学常常能突破时代、民族、阶级的界限,表现世界范围内的人们的某种普遍的思想感情,表现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所有人的“共同美”。就拿《红楼梦》与《红与黑》来说吧。前者无可否认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之一,代表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最高峰,集诗、词、曲、赋为一天,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民族特色。后者描写了18世纪法国大革命之后封建王朝复辟,于连通过种种手段追求出人头地的历程,期间展现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画面,具有浓郁的法国风情。有一点是共通的,二者都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二者都是两国最富盛名的作品,对本国的文学创作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当之无愧的屹立于世界文学作品的殿堂之上。二者均被翻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为世界人民所接受。
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民族的人们都可产生共鸣,都可接受,都能欣赏娱乐,都能受到某种启示和教育。正如鲁迅所说:“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因而在追求文学的世界性时不是为了丧失民族性,在加强民族性时也不是搞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抹杀文学对人类的终极关怀。不要沉味于狭小的地方圈子里,要站到更广阔的层次上创造文学。而捕捉到文学实质的创作,必然是既保持了民族的独创性,又获得了文学的世界意义。所以文学的全球化和民族性并不对立,越是个性的,就越是共性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