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修作业

2024-11-13 00:17:4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思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我想很多同学是记不住这个全称的。该门课从珍惜介绍大学生活、追求远大理想、继承传统民族精神、树立价值观世界观、道德和法律的梯度来进行,随着课程的深入,大学新生的思想内涵也会逐步加深。我们在这堂课上学会如何认清自己的生活学习时间安排,能更合理的分配自己的大学生活。有多少同学成日疲惫盲目地奔波于各个教室之间却学无一所成;多少同学忙碌于社团活动而自感无所收获;多少同学麻木地躲在宿舍中沉迷于游戏和动漫。
大学生生活,是给学生汲取知识,积累经验,为日后的工作生活打下严实基础的大好年华,而不是给学生用来纯粹浪费玩乐。所以,那些毕业以后才感慨自己四年碌碌无为的人,是否曾跟马加爵一样遗憾自己浪费了传说中的思修课,放弃了一个本可以美好的开始?话说回来,或许大学生的陋习不是“思修”一本薄薄的课本所能彻底改变的,但这毕竟是一种途径,一种让学生认清道路的方法。

学思修,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它主要回答什么是人生、人生的意义、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等问题。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我们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制约。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

从社会大环境看,改革开放国门大开,外向型的“三资”企业,中西方文化混融,各种思潮纷纷涌入,使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变化,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开始悄悄侵蚀学生的灵魂。涉外企业中的外方管理方法、手段及思想意识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一些学生盲目崇洋。收入待遇等因素使一些毕业生将外企作为择业的热点目标,国营企业即使有正式录用名额也不受他们青睐,祖国意识在一些学生的心目中渐渐淡化。其次是市场经济与学生价值观念的转变。由于部分学生对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不足,界线划不清,不能全面理解其共性、特性和作用,以及积极主流与消极支流的关系,致使认识上出现误区,价值观念发生扭曲。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原则,一些学生错误地将其视为思想行为的准则,导致了做事讲价钱,付出要索取,把自己的行为用“等价交换”来衡量。在为社会付出的价值观上具有浓厚的“务实性”,在利他的同时首先要利己,更有甚者表现出只顾自己的方便和利益,而不顾他人和社会公德,认为生活的真谛就是享受。无私奉献已不再成为人的价值范畴,造成理想境界的空虚。

希望能帮到你。。。

回答(2):

自古以来爱国主义情怀就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那一个个爱国历史故事点燃了我们内心的爱国的激情,纵使中国经历了无数的改朝换代,历尽沧桑,但是爱国从历史角度看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是没有期限的,我们作为21世纪的新青年,首先应明确认识到爱国的意义,它的历史和当代意义,再担当起爱国的责任,用实际行动来理性爱国。
爱国主义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
不同的具体内容。“爱国主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指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思想。列宁认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经常集中体现在为祖国为人民全心全意、赴汤蹈火、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的崇高气节上。同时,也表现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对国家政治、历史发展的关心和忧患的态度与朴素感情上,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尊严感、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如屈原勇跃汨罗的悲壮,那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豪情,任凭河中的鱼在历史长
河中游弋;爱国亦如奥运火炬传递时的激情,从“古”这一起点传到了“今”的路途中,并且
要传至“永远”的终点站。爱国——一个多么普通而平凡的名词,却又深藏着深刻的含义。
因此我们在思想上要深刻认识到它的内涵、意义及影响,在行动上,要以身作则、从我做起,让爱国主义情怀如阳光般洋溢四方,普照中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教育既要从历史的财富中寻找源头,要体现鲜明的时代性,凸显爱国主义的当代价值。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既凝聚了民族传统,又富有时代特征。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回答(3):

如果连这个你都需要百度而不是自己去想的话,那么这课无论你成绩多少,都算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