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行星和卫星是常见的天体,但是只有当它们离我们很近的时候,我们才可以看清楚它们的大小和光亮。我们借助望远镜看到的行星,就好像是只有一个盘子大小。如果我们将望远镜的目镜倍数调到60倍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木星差不多就和月球那样大小了。可是即使这样,或者更大倍数,依然无法将恒星调节成月球那么大。目前,不管我们使用多大倍数的望远镜,都只能让某颗星看起来像一个光点。实际上,恒星要比木星大好几倍,但因为距离我们太远了,才会使得它们看起来那么小。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天体看起来都是一个光点那么大,星云就是这样的。通过望远镜我们可以看到它们,但是它们经常处于模糊的状态。人们通过观察,将发现的星云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完全处在恒星系统里,被称为“行星状星云”的天体。之所以被叫做“行星状星云”,主要是因为我们在望远镜里看到它们的形状就如同行星那样,呈圆盘状,但除此之外,和行星没有一点相似的性质。这些星云是由恒星自身和它周围的大气层共同组成的。如果考虑上周围的大气层的话,那么这颗巨大的红色恒星就会非常庞大了。我们可以举例来说明一下它有多大。航天飞行器以每小时5000英里的速度向这颗恒星团中最大的恒星飞去的话,需要花9年的时间才可以到达。但是,如果是向这些行星状星云中的一个行星飞去的话,同样的速度则需要花9万年。因此,我们可推算出,如果可以将这个行星状星云看成一颗恒星的话,那么它的体积则是我们已知的最大恒星体积的1万倍。
严格地说,这些星云不是恒星自身,而是恒星的大气层。穿过这些大气层,才能看到位于星云中心的恒星。这类恒星非常小,直径大约只有太阳直径的1/5。表面温度非常高。
第二类星云是由银河系中的很多恒星系统组成的。和第一类星云不同的是,大气层包围着的不只是一颗恒星,而是一组恒星。这类星云没有规则的形状,看上去就像是一颗星球在向另一颗星球喷出巨大的火光。如果用望远镜观察的话,会发现它们是巨大无垠的,因为在一片星云中,可能包含着某一个完整的星座。
在很多情况下,星云状的物质不是呈现明亮的云层状态,而是有一些黑色的斑点。这些黑斑实际上是一些可以吸收光线的物质造成的。我们发现,在吸收光谱中形成的星云光谱中的黑暗线条和从我们的大气中穿过的紫外线辐射的结果是一样的。这种光被冷气团吸收了,又被热气团释放出来。
第三个类型就是河外星云。这类星云和前面提到的星云性质有很大的不同。它们当中的大部分是有固定且很规则的形状,并且很难区分它们之间的特征。这些星云具有发光的性质,曾被科学家命名为“白色星云”。后来,罗斯用6英尺的望远镜进行观察的时候,发现它们中有很多是螺旋结构。因此又把这些星云叫做“螺旋星系”。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仙女座大星云。
什么是星云?
你有没有看过那些云的照片,它们有着奇特的形状和颜色?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它们被称为星云。我们怎样才能拍出这些美妙的照片呢?星云为什么重要?
浩瀚宇宙中最吸引人的非星云莫属了。其实星云是由非常稀薄宇宙尘埃和气体组成的,甚至有些星云中还发现了含有有机分子等物质,星云里的物质密度是很低的,基本上一立方米不到100个原子。若拿地球上的标准来衡量的话,有些地方是真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