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前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1.1生理因素 1.1.1容易分心 由于儿童正处于学前期,其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身体平衡能力差、协调能力差,易冲动。我们应当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另外,幼儿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比如说,班里有位同学过生日,妈妈在幼儿上课期间将蛋糕送入班内,此时注意力不集中的那些幼儿就会发现这些事情,然后大喊:“谁谁谁,你妈妈给你带蛋糕来了。”此时你再怎么让幼儿把心收回,安静上课,幼儿也是不自觉的回头望一眼蛋糕。这样,幼儿就不能集中注意力上课,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1.1.2自控能力差 幼儿上课注意集中的时间短,容易东张西望,做一些小动作去打扰其他小朋友,尤其是幼儿在看图书时,特别喜欢看《植物大战僵尸》和《走迷宫》的书,而这些书有很少,幼儿都争吵着要看,每次看不一会就有小朋友喊:“老师,我想看《植物大战僵尸》的书。”没过几分钟又开始喊。幼儿自控能力差,不能延迟满足。 1.1.3情绪波动大 由睡眠不安、生病、饥饿、轻微的脑组织损伤、攻击性行为等引起的幼儿身体状况不佳,会影响幼儿情绪,引起幼儿的多动。如因争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继而动手打人,或因睡眠不足,疾病等引起的情绪不稳定导致注意力减弱。 1.2 无关刺激的的干扰 幼儿处于学前期其注意力具有不稳定性,如教师在上课或者游戏时避免穿着过于花哨甚至穿奇装异服;在使用教具时尤其是使用幻灯片,其背景不易过于刺激,否则会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导致幼儿上课注意力分散。 幼儿在家游戏时家长时不时的打扰幼儿,如一会送水果,一会果汁等。在参与幼儿游戏时以自己的想法指导幼儿,一会说这应该这样做,那应该那样做,这样容易导致幼儿注意力不集中。 1.3疲劳 1.3.1家长原因 很多家长晚上看电视时间过长,其中许多幼儿跟随家长,导致幼儿睡眠不足引起疲劳,因而影响幼儿上课的质量。 家长的功利主义及应试教育的压力使得许多家长利用周末幼儿休息的时间为其报各种辅导班,比如舞蹈、钢琴、美术等等,其中不少是幼儿根本就不感兴趣的,加上这种辅导班一般课时在一个小时或两个小时,幼儿注意根本不能集中这么久,如此以来导致幼儿疲劳影响幼儿上课时的注意力,以致影响其学习成绩。 另外由于家长受教育程度不同,对幼儿要求不一致,特别是长辈与家长之间存在严重的分歧,幼儿判别力差无所适从,在这种教育观念不一致的环境下成长的幼儿没有定性,从而导致幼儿注意力不集中。
1.学前心理学的考察重点是什么? 在大多数的学前教育基础知识的考察中,学前心理学与学前教育学平分秋色,各占50%的比重。学前心理学包括学前儿童发展的一般概述、学前儿童认知发展、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学前儿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几个部分,均为考察重点。主观题考察多集中在学前儿童(重点是幼儿)的发展特点和规律,中公讲师吕娜提醒考生在复习这一部分时,需要着重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趋势、影响因素与教师培养策略。 2.学前教育学的考察重点是什么? 学前教育学一直是幼儿教师招聘考试的重点,在全国各地区的考察中多占到50%及以上的比重。这一部分包含的内容也很多,理论层面涉及学前教育的内涵、性质、对象,我国学前教育的目的、任务、教育原则等原理性问题;实践层面包括幼儿园一日生活、环境创设、游戏的指导与干预、学前教育的评价等操作性问题。考生在复习这一部分时,理论性问题强调理解与识记,实践性问题则要求考生要达到掌握并能灵活应用的水平。 3.幼儿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的考察重点是什么? 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科目的考察不同地区会有所却别,但多数地区的考察以学前卫生学、法律法规和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育活动为主。学前卫生学主要考察考生对儿童身心发展状况的了解,常考点包括幼儿身体发展特点、意外情况的处理和幼儿卫生保健常规、疾病预防等知识。法律法规部分,幼儿园阶段主要考察《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几部法律法规。而五大领域的教育活动多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察,这一部分的学习,考生除了要掌握每一领域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指导要点之外,还必须会写活动设计方案。总之,知识科目除了考察学生的教学理论水平之外更强调考察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因此,考生复习科目时,即要注重日常生活的积累,又要能在立足于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幼儿发展需求与学前教育的目标要求开展五大领域的教育活动,做到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