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时国防建设的观点

2025-04-03 04:35:1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师夷长技以制夷,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学习西方的先进武器设备。着重于海防建设,对边防有所松懈。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应付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以消除“内忧外患”的严重危机.其内容虽然十分广泛,但核心一直是创办军事工业和编练新式陆海军的军事活动.
洋务派对清朝军队进行武器和训练的革新,与顽固派的愚昧守旧态度相比较,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在中国军事史上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1865年到1895年,洋务派在各地创办了20多个制造枪炮、弹药和船舰的工厂.在自制和外购的基础上,19世纪70年代,淮军已“尽弃中国习用之抬鸟枪,而变为洋枪队”.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的改善,使其战斗力有所增强.洋务派的海军建设成效尤为卓著.经过苦心经营,洋务派建立起了北洋、南洋和福建水师.尤以北洋水师实力最强,其规模时居世界第4,其中定远、镇远舰的购置,给日本以很大的威慑,推迟了日本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时间.甲午战争爆发后,北洋海军在黄海海战中重创日本海军,阻止了日本侵略军的长驱直入.因此,洋务运动中的近代军事工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防力量,起到了“御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