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民法,实质民法,判例法,成文法,不成文法,这些的关系区别是什么?坐等大虾赐教

2025-04-12 06:32:2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形式民法和实质民法区别
  形式上的民法是指一国经立法程序编纂的系统化的法典,因此我国现在没有形式上的民法,即民法典。不过随着我国民事立法进程的加快,民法典的编纂已经提上立法日程。
实质上的民法实质上的民法指一切民事法规范,包括《民法通则》、《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担保法》、《物权法》及其相关的立法解释及司法解释等。
  成文法与不成文法的区别
  一个有系统的成文规定,一个没有。

成文法主要是指国家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制定发布的具体系统的法律文件。成文法是“不成文法”的对称。国家机关依立法程序制定的、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法。我国的宪法、普通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都是成文法。

“成文法”的对称。一般指未经国家制定,但经国家认可并赋予法律效力的行为规则。如:习惯法、判例法等。在法学上称为法的间接渊源。一些法学著作中也称为“非制定法”,其主要特点是未经立法程序,而非无文字记载。 英美法系多为不成文法。
  判例法和成文法的区别
  判例法一般是举出案例,根据以前案例的性质和量刑,给出这类案件的性质和尺度。
成文法不是举例子,而是描述出案件行为所属犯罪类型,然后给出量刑标准。
他们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是否用以前的案例作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