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涵洞上、下游河沟和路基边坡一定范围内,宜采取冲刷防护措施。当沟底纵坡小于或等于15%时,可铺砌到上、下游翼墙端部,并应在上、下游铺砌端部设置截水墙,其埋置深度不小于台身或翼墙基础深度。
2)进水口沟床加固及防护
①当河沟纵坡小于10%,河沟顺直,且土质和流速许可时,可对进口采用干砌片石铺砌加固。
②当河沟纵坡为10%~50%时,除岩石沟槽外,沟底和沟槽侧向边坡以及路基边沟均须采取人工铺砌加固。加固类型由水流流速确定。当采用缓坡涵进口时,涵前沟底纵坡较陡,涵身纵坡较缓,应在进口段设置缓坡段,其长度为1~2倍的涵洞孔径。当采用陡坡涵进口时,涵身纵坡较大,水流呈急流状态,涵底坡度与涵前沟底纵坡基本平顺衔接,可不设缓坡段,只做人工铺砌加固。
③当河沟纵坡大于50%时,流速很大,进口处宜设置跌水井,可采用急流槽与天然河沟连接。急流槽底每隔1.5~2.0m宜设一防滑墙。为减缓槽内流速,可在槽底增设人工加糙设施。
④为便于检查、养护、清淤,涵洞可设置养护阶梯。
3)出水洞口沟床加固及防护
①在河沟纵坡小于3%的缓坡涵洞中,当出水流速小于土壤的允许冲刷流速时,下游洞口河床可不作处理。当出水口流速大于或等于土壤的允许冲刷流速时,下游洞口沟床应铺砌片石加固或设置挑坎防护。
②在河沟纵坡小于或等于15%的缓坡涵洞中,出水口流速较小时,可对下游河床进行一般的铺砌加固,并在铺砌末端设置截水墙。其埋置深度不小于洞身或翼墙基础深度。截水墙外作干砌片石加固。出口流速较大时,采用延长铺砌石块或混凝土块,同时设深埋的截水墙。其深度应大于铺砌末端冲刷深度0.1~0.25m。
③在河沟纵坡大于15%的陡坡涵洞中,其洞口末端应视河沟的地质、地形和水力条件,可采用出口阶梯、急流槽、导流槽、跌水、消力池、消力槛、人工加糙等特殊加固消能设施。
加固工程设计中如何考虑二次受力
作者:http://www.jzjiagugs.com/About.asp?id=22 来源:广西南宁加固工程公司 发表时间:2014-7-1 10:24:29 点击:488
现在的加固设计中是如何考虑二次受力问题的呢?在软件中是如何具体实现的?想做定量分析是不现实的,为此设计中要求尽量使其满足一次受力,如无法,就要考虑相关项折减或提高,这有个经验问题,靠概念。力学概念强,工程经验多就会相对准确。算不清。考虑过多就干不了了。一点不考虑可能会偶尔出点问题。
金固公司认为实际上就是要考虑体外方法加固(除预应力)受力滞后的因素,所以规范要求在对结构或构件加固前对原结构或构件进行适当卸荷,以使加固后新旧抗力能尽量同时起作用。参照砼结构设计规范抗弯设计计算的基本原理 ,提出了考虑二次受力时碳纤维布加固砼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为保证受弯构件的延性 ,应控制加固材料的最大加固量和最小加固量。
数值计算方法对每个试件在不同持荷水平下的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并和《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06)推荐方法算得的承载力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情况下二次受力并不影响外粘钢板加固梁的抗弯承载力,只有当混凝土强度等级较低且持荷水平较高时需考虑二次受力对加固梁抗弯承载力的不利影响;规范方法对于计算受压面粘钢加固梁抗弯承载力及超筋破坏模式下梁的抗弯承载力会给出不安全的结果。
二次受力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加固http://www.jzjiagugs.com前自重等初始荷载已经作用于梁上。初 始荷载在将要粘贴碳纤维的混凝土受拉区边缘产生出始拉应变 。 当梁的破坏是碳纤维拉断所控制,自重、使用荷载等初始荷载的影响通 常是有利的,但其影响并不明显;当梁的破坏为混凝土压碎所控制, 初始荷载的影响比较明显且不利,在设计计算中应予以考虑;也就是 说,当被加固截面破坏模式为混凝土压碎时,应该考虑二次受力的影 响。还应注意,初始荷载的作用有可能使梁的破坏模式从碳纤维拉断 转化为混凝上压碎,此时设计中也需考虑二次受力的影响。 加固之前原来结构已经承受的荷载就是一次受力。 一般结构需要 加固载能不足的时候,加固前原结构的截面应力、应变水平一般都已 经很高了。这时候新加固部分加固后并不立即承受荷载,而是在新荷 载(即二次受力)下才开始受力。 “从而导致整个加固结构在其后的 二次受力过程中,新加部分的应力、应变始终滞后于原结构的累计应 力、应变,这决定了此时混凝土结构加固计算分析不能够完全按普通 结构概念进行。 刚从一个论坛上看见的 不知道这个说法权威么 对于现有需要加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往往很难实现加固前的完 全卸载,即原结构在加固前已处于受力状态,对已处于受力状态的结构 进行加固称为二次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