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生命究竟是什么?相信许多哲学家至今无法准确回答 大多数的正常人总会感叹时间匆匆岁月如梭 自古以来许多人穷极一生
关于死亡: 生物个体的衰亡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从群体角度来讲,所有个体的目的就是通过繁殖的方式随机组合DNA,以产生更强大的后代。 也就是说,从宏观角度看物种群里的上一代永远是不断的被新生个体超越,这样也就是进化的根本所在。 所以,当一个个体不能完成繁殖的意义的时候,它的存在性就已经完结了,生命就会结束,以保留更多的资源给新生派。 人类在这里是一个特例,在不能生育以后,人类还会活很长一段时间,这是因为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史上出现了和其他物种不同的地方,就是伦理信仰。而且,人类的幼儿是所有动物中最脆弱,生长成熟时间最长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人类会在停止生育后依然可以生存的原因——我们要带大子女的孩子。也就是说:是孙子、外孙等等和老人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他们延长了人类的寿命。 关于衰老: 开始的情况下,衰老细胞是会被新生细胞取代的,但是在我们漫长的一生中,这样的修补会慢慢的跟不上衰老的速度,日积月累,人体的功能就慢慢的衰落了。还有,脑细胞是永远不会被更新的,从我们一出生,它们就在不停的死亡,但是,直到我们离开这个世界,还会有70%的脑细胞从来没有用过。 另外: 人之所以会老会死,是因为美的法则在起作用。 美,是人类价值的终极。世界上的物质——包括人——不是为维护美而存在,就是为了瓦解美而存在,因为支配这个世界的最重要法则就是美的法则。 美,是造物主创造这个世界的惟一动机。美的法则排列在其他所有法则之前。 套用牛顿力学定律的表述,美的法则就是:在没有丑陋侵扰时,事物总是沿着美的轨迹展开。客观上存在这样一种机制:当美被损坏到一定程度时,丑陋就会将其瓦解。 美的法则也适用于人。 死亡,就是美被瓦解的产物。人衰老到一定程度,死亡就会出来结束生命——如果人不死,任凭衰老与疾病肆虐,人就无法继续展现美。那有悖于美的法则,违背美的法则的事物都要死亡。 疾病是这一情形的又一例证:疾病会使病灶发生形态、颜色与质地上的改变,而这种改变一定会使人变丑,病人不因病折其寿,人类就会变丑,这有悖于美的法则。所以疾病的结果只有两种:或者痊愈或者死亡。皇帝总是期盼长生,做不到长生便退而求其次,期望尽量保留好遗体以垂永久,结果最终同样只能把极其丑陋的骸髅留给后人。其初衷绝对实现不了,因为活人与死人终究是幽明殊路,天地永隔,他们占据美与丑两个极。 世事沧桑,薪尽火传。美的法则由古而今,万世不绝,始终歆享着人们对她的最高崇仰与敬畏。庙宇中丰神俊逸、气韵不凡的金身泥胎不过是永恒美的化身而已。人们都幻想永恒美。这种美只存在于宗教王国里,这就是许多人沉湎于宗教的原因之所在。在这个意义上,宗教乃是因为人们都有追求永恒美的欲望才受到青睐的。 人,作为美的天使,时时处在美的法则的包围之中,好像蹲踞在庄子所说的“羿之彀中”。人体本身就是美的杰作,聪明睿智一寓于那韵自天成的胴体与头脑中,遑论一言一行、一颦一蹙都能增添情趣。从美的法则看,人生之旅就是一个不可逆转的由美变丑的过程。聪明的人类用道德、意志、文化、情操与这一不可逆的趋势对抗,以求得相对持恒的美,并在这种对抗中体味生命的价值。 人们对美的感觉具有一定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价值尺度的变化上。比如商末周初,中国人以黑皮肤为美。美女妲己,古作“黑妲己”,她的皮肤是偏黑色的。现在,我们是以白皮肤为美,但谁也不知道哪一天又会重新祟尚黑色。又如,唐代女人以肥胖为美,杨贵纪就是一位雍容华贵的胖妇。现在有哪一个胖女人不在忙着减肥?然而这些都属于具体价值尺度上的变化,这些变化无不在美的法则覆盖之下。 叔本华把人生描绘成一团漆黑,是因为他像其他悲观厌世的人一样,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把“美学”与“美的法则”混为一谈了。他只体察到了美的法则无情的一面,体察到了丑陋瓦解美的过程,而忽视了瓦解美的目的正在于维护美,忽视了人们在与丑陋抗争时所体现出来的壮丽凄美的人学视景。这一视景如同大自然一样,幽微灵秀,姚冶空蒙: 视景一:人以其超强的感悟力与适应力,将自己置于“乾坤坎离震艮巽兑,天地水火雷山风泽”之中,春华瑰丽,秋实盈衍,生如夏花之绚丽,死如秋叶之静谧——这是自然美。 视景二:清廉正直,耿介拔俗,与丑恶与邪恶抗争,不屈不挠,在缤纷的世态与错杂的人事中,宁做刚直的栋,不做弯腰的钩,大浪淘沙,终见峥嵘——这是悲壮美。 视景三:自我的精灵顽泼机敏,翱翔凌霄,以一叶知秋的理性调和鼎鼐,融裁百家,而后铸成五彩缤纷、美仑美奂的一个个鲜活个性。这个世界因此而绚丽夺目——这是创造美。 视景四:以文化与智慧的形式将美积淀与凝固起来。把美化成书香永驻的文字,化为润物无声的品德,化为彪炳史册的功业——这是近乎于永恒的美……
细胞的衰老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年轻人的新细胞的分裂能力比较强,可以代替死亡的细胞,老了之后人体代谢缓慢,自然跟不上节奏,接着是一些病变。。然后就是不想看到的也是不可避免的死亡。。
自然规律,而且人只有一辈子。不会有什么下辈子,所以珍惜现在的一切吧。既然我们在一生中已经尝到那么多酸甜苦辣,到最后尝一下死亡的滋味又有什么惧怕的呢?高高兴兴的面对每一天吧。死亡并不可怕,只是我们把他想得可怕罢了。
人老就好像一盏油灯,它是不可以加油的,发到油完了,自然也就再不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