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自然现象正是太阳强大的引力作用,才使得太阳系内的所有行星绕着太阳以一定的轨迹运行。我们都知道,行星都在围绕着太阳系的中心,以一个椭圆进行公转,包括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而除了围绕太阳进行公转,每颗行星也都在绕着自己的轴进行自转。
轨道是所有天体都有的一条明确路径,并且这可不是任意而又随机的一条轨迹,轨道可以确保所涉及的两个天体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从本质上说,轨道是指某颗行星所有经过的路径,这样的话,行星就不会被太阳的相互引力吸引过去,从而处于一个平衡状态。
为什么地球会有轨道呢?
这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进行公转的一个运动轨迹,该轨迹是在大体上呈现一个椭圆的形状,而且偏心率非常小,平均半径大概为149,600,000公里。地球环绕太阳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大约为365.25天,也就是天文单位中的一恒星年。
物质运动规律
地球以每秒298公里的速度环绕太阳运行,而地球的卫星绕地球运行的速度是每秒79公里。如果超过这个速度,地球的卫星就无法沿着一定的轨道绕着地球飞行;如果低于这个速度,卫星就会掉下来,因此卫星要想脱离地球,速度就要达到每秒111.8公里。而地球要想脱离太阳系,速度就要达到每秒166.7公里。这些数字都是绝对的,不能有偏差。
平衡万有引力
质量大的天体,引力也大,而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引力自然是太阳系内最大的。由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有引力的作用,所以地球必须要围绕太阳作周期性的运动才能抵消所受到太阳的引力作用,因此只有当地球所受的万有引力与地球公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处于平衡状态,地球才可以稳定运行。
地球轨道变动
研究表明,地球的轨道倾角大约每26,000年完成绕行一周的完整进动周期,与此同时,椭圆轨道旋转也会在21,000年引导着季节和轨道之间发生变化。另外,大质量的行星也会影响地球轨道的变化,通过计算,可以发现木星和金星对地球轨道的影响最大。
因为金星距离地球最近,而木星是太阳系除太阳外最大的天体,因此,木星与金星之间会建立一个相互影响的引力体系,而这个体系就会间接的导致地球公转轨道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一周期大约为40.5万年。
地球轨道变动带来的影响:
一、如果改变轨道,地球很有可能直接撞上太阳
因为地球之所以会以特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运行,就是为了防止地球被太阳引力吸引,而地球改变轨道,就会打破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平衡,那么地球就会撞向太阳。打个比方来说,你扔一个网球的时候,扔的越用力,它就会飞得越远,最后才会落在地上,地球就是这个道理。
二、地球的温度
正是由于地球所处位置适中才会有现在适宜的温度,如果轨道改变的不是那么剧烈,地球的温度就会受到影响。如果轨道改变的离太阳越近,气候就越炎热,即使距离仅仅略近一点,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这个时候地球就会因为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从而淹没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区,如果太阳的热量没有土地来吸收,地球的温度将会持续上升,那么海洋释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也会上升迫使气温升高,最后地球可能变成一个“大火炉”。
相反,如果地球轨道是在远离太阳的话,那么全球气候就会随之变冷,甚至有可能使地球变成冰冻星球,届时地球上的海洋将会被冰覆盖,导致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更少,而且轨道远离太阳,地球一年上的时间也会变长,即行星离太阳越远,完成其公转轨道所需的时间就越长。
三、地球轨道的改变也会对太阳系其他行星产生影响
即使是轨道的微小变化也会有可能导致地球与其他行星碰撞,甚至还有可能打乱地球与木星之间微妙的相对位置,作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木星能使有害气体和小行星的方向改变,如果轨道改变,这些气体和小行星就会有可能袭向地球。
地球的轨道不会发生变化,假如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的生活环境将发生重大改变,地球由于各大行星的吸引轨道不会发生改变,轨道变化会导致地球气候反复无常。
我觉得地球的轨道会发生变化,因为宇宙中有非常多无法预知的事情,谁也不能保证地球会在自己的原轨道。
轨道变化可能会导致地球和其他星球相撞,但也有可能会继续按照新的轨道旋转。
有这种可能。地球轨道变化后,地球的温度会发生变化,会影响气候以及现有生态平衡,进而关系到所有地球生物。
其实地球的轨道一直在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只是非常细微看不出来。轨道的变化对地球的气候、温度、生存环境等造成影响。